在這場國際生態文明論壇上,他們為綠色中國點讚-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在這場國際生態文明論壇上,他們為綠色中國點讚

2023-07-10 09:21:3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貴陽7月9日電 南非青年渴望把貴州鄉村振興的經驗帶回家鄉,挪威專家為在中國參與的生態治理國際合作項目感到自豪,尼泊爾官員希望借鑒中國水資源管理的先進技術和經驗……

  在8日開幕的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上,多國政要、國際組織代表和專業人士齊聚一堂,共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會場內外,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和綠色發展經驗備受關注,中國方案和中國貢獻被各國與會者點讚。

  中國經驗 眼見為實

  米奇婭·蒙喬是受邀參加本屆論壇的非洲青年團體代表。作為南非共青團全職全國委員的蒙喬和同伴們提前抵達中國,赴多地鄉村實地考察。中國的美麗鄉村讓來自南非偏遠農業省份的她感慨萬千。

  “在南非,一些西方媒體時常報道中國的負面新聞,但我親眼所見的中國與那些報道完全不同。中國人民愛護環境,良好的環境又回饋人民,讓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她説。

  7月1日,遊客在貴州都勻市毛尖鎮坪陽村茶山遊玩(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肖偉攝)

  最令蒙喬印象深刻的是中國農村居民們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實踐和奉獻精神。“生態文明建設不能只是理論和政策,沒有人參與實踐,任何變化都不會發生。”她回憶説:“我們認識了一位村支書,她的實幹和奉獻改變了村子。通過她和全村共同努力,村莊發生了變化,這使我深受觸動。”

  她希望未來多一些交流和學習機會,她會把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經驗帶回南非,促進家鄉的綠色發展。

  這是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會場外景(7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楊文斌攝

  同樣希望借鑒中國經驗的,還有尼泊爾眾議院副議長英迪拉·拉娜。她在論壇期間多次表示,尼泊爾和中國是山水相連的鄰居,需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挑戰。尼泊爾多山地、多河流,她希望學習中國山地省份貴州的生態建設經驗,尤其是水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先進理念和技術,改變尼泊爾貧困山區的環境,改善當地人生活,不用再世代“逐水而居”。

  中國貢獻 有目共睹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駐華高級顧問豪伊鮑·陶馬什告訴記者,在應對氣候變化、低碳轉型領域,中國有很多經驗可以與世界分享,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應用。

  “在太陽能電池板、新能源汽車生産領域,中國領先世界。更重要的是,中國已經設法降低了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的價格。換句話説,中國可再生能源商業化比世界其他地區更早、更快。因此,當我們討論氣候變化以及如何應對氣變挑戰時,中國的參與和貢獻將無比重要。”他説。

  這是在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綠色創新産品展上展出的新能源汽車(7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楊文斌攝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裏克·索爾海姆在論壇上發表視頻講話。他表示,中國不僅自己走高品質綠色發展道路,還積極參與各種國際對話,做出重要減排承諾,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開發利用清潔能源。

  他説,中國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積極與國際合作夥伴發起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這一貢獻對全球生態環境治理至關重要。“綠色‘一帶一路’為中國企業在全球傳播新能源技術提供了機會,為中國與全球一百多個國家互相學習借鑒提供了機會。”

  國際合作 成果共用

  不少參會者是國際生態治理領域的專家,他們在中國各地開展合作,見證綠色發展奇跡,希望未來能把中國樣本和中國經驗推廣到世界其他地方。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副代表詹姆斯·喬治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近年和貴州赤水河流域地方政府、企業和村民合作,在保護自然環境與創造就業之間尋求平衡,已取得良好進展。“我們在項目中發現,當地已經有了新的生態實踐、新的耕作技術。”

  “這個合作項目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范本。”他説:“這類合作項目給我們帶來許多新見解和新收獲。未來我們可以在中國其他地方推廣,也能與其他國家共用這種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遊客在貴州省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內遊玩(2020年6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陶亮攝

  挪威水研究院執行院長圖爾永·拉森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和中國的環境專家一起工作,在中國研究空氣污染、酸雨和水污染的治理。“中國空氣品質的改善速度讓我印象深刻。”

  他特別自豪能參與中挪汞污染合作項目。“我們和清華大學以及位于貴陽的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長期密切合作,與中國同事共同收集數據,尋找解決汞污染的方案。經過幾年合作,中國在制定全球防治汞污染對策方面起到了引領作用。”

  他堅信,中國能在全球生態治理合作、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以國際合作推動解決全人類共同面臨的環境挑戰。(記者:張代蕾、吳思、郭雨祺、周宣妮、張遠;視頻:劉勤兵、周宣妮、楊焱彬;剪輯:淡然;編輯:程大雨、徐曉蕾、李雪笛、杜逾舸、陳玉芬)

[責任編輯:鄧嫻 劉昌餘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