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資源下沉強能力 “四輪驅動”惠民生-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遵義市:資源下沉強能力 “四輪驅動”惠民生

2024-12-02 11:46:46  來源:貴州日報

  “在遵義,基層百姓的神經疾病診治難題,通過遠程腦電項目能得到有效緩解。截至目前,項目已覆蓋8家縣級醫院、2家鄉鎮級醫院,並出具2500余例遠程腦電圖判讀報告。”近日,遵義市遠程腦電項目負責人、貴州航天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石國霰説,該項目自2022年12月16日起運行,採取上下聯動新型診療模式,在貴州航天醫院掛牌設立遵義遠程腦電中心醫院,進行遠程腦電圖判讀,指導基層醫院臨床應用。

  據了解,神經電生理領域的人才稀缺,基層醫院開展神經電生理檢測工作較為困難。遵義市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由政府主導,開展遠程腦電項目。貴州航天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遵義市獲得國家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範項目,貴州航天醫院共涉及其中7個項目建設,目前項目進度均達到80%以上。

  由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貴州航天醫院、遵義市傳染病醫院等3家市級醫院牽頭,組建3個城市醫療集團,縮小“大醫院”與基層醫院之間的診療差距……通過構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以及村級醫療衞生服務三大平台,延伸服務鏈條和實施網格化管理,實現人才、硬體及軟體的互通共用,遵義市着力提升醫療衞生服務質效。

  遵義市是第一批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試點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第二批國家級示範城市、中央財政支持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第一批示範項目城市。近年來,遵義市通過“建平台、推改革、抓重點、強保障”四輪驅動,持續深化醫改成效,切實減少群眾就醫奔波,讓優質醫療服務就在身邊。2023年,全市中級以上職稱的醫生下沉基層達1221人次,基層門診量佔比達57.4%,縣域內住院量佔比達77.4%。

  優質資源下沉,讓基層就醫更有獲得感。今年5月下旬,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科副主任何連利在紅花崗區巷口鎮衞生院為陳女士診療,建議手術治療子宮肌瘤並告知可辦理轉診。陳女士感到在家門口獲得專家諮詢既方便又及時。過去,基層醫療機構條件有限,患者需遠赴上級醫院,如今優質醫療服務下鄉,提升了就醫便捷性。

  “借助醫改後的績效薪酬體系,我們實現了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顯著提升了醫護人員的工作熱情。”遵義市鳳岡縣琊川鎮衞生院大興院區醫生程明慶説。

  為提升發展動力,遵義市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推動醫療、醫保、醫藥“三醫”協同改革,以及服務模式創新。通過微信公眾號、支付寶等平台實現網上預約診療和線上醫保支付,讓群眾“看病少排隊、檢查少跑腿、付費更便捷”。

  在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王女士因宮縮疼痛快速辦理了住院。她稱讚新推出的醫保移動手持終端,通過刷臉掃碼,一站式完成實名註冊、就診卡獲取、醫保結算等,省時省力。

  據遵義市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2021年以來,遵義市公立醫院住院次均費用降低535.65元;職工、居民住院費用政策範圍內平均報銷比例分別達90.63%、71.64%;基層門急診人次佔比從49.38%提升到57.43%,區域內就診率持續穩定在90%以上。全市258個鄉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診療總人次達到1126.45萬人次,同比增長14.86%。(記者 劉振梁)

[責任編輯:鄧嫻 劉昌餘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