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住房城鄉建設系統:紮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住房城鄉建設系統:紮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2024-11-14 09:10:04  來源:貴州日報

  “路燈比之前亮多了,不怕天黑看不清路。”“這下真好,面積擴大後可以在小區裏面‘遛娃’了。”日前,貴陽市南明區遵義路街道青雲路社區文化小區完成改造後,獲得了社區居民的連連點讚。

  “此次針對文化小區的改造,把小區公共環境翻整一遍,文化小區公共環境從‘老破窄’變成了‘新全寬’,改善了居民日常生活環境。”遵義路街道青雲路社區黨支部書記鄧波説。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把學習貫徹落實全會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從思想上、行動上、成效上讓全會決策部署在住房城鄉建設領域走深走實,書寫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

  全面推進城市更新。圍繞住房、小區(社區)、街區、城區(城市)四個維度61項指標,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有序開展“城市體檢”。搶抓“兩重”“兩新”政策機遇,實施城市和縣城供水、排水、燃氣等地下管網建設和老舊管網改造升級,提升安全韌性宜居水平。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推動電梯加裝,加快“三大工程”建設,有序推進城中村改造。

  11月5日,銅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10個部門聯合印發《銅仁市促進房地産市場止跌回穩十條措施》,一體推進房地産市場止跌回穩,對商品房建設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回應群眾關切,調整住房限購政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抓緊完善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推動構建房地産發展新模式。

  圍繞“讓人民群眾住上更好的房子”,加快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産發展新模式。充分發揮城市房地産融資協調機製作用,加快“保交樓”“保交房”項目交付,保障購房人合法權益;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健全防範化解房地産風險機制,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今年國慶假期,貴州房地産市場出現了積極變化:9月30日至10月6日,全省新建商品住房簽約20.9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0%,簽約金額11.23億元、同比增長13.4%。

  其中,保交房是促進房地産市場止跌回穩的關鍵舉措,通過推動保交房項目如期交付,增強了購房群眾信心。截至11月4日,全省保交房任務交付率75.7%,排名全國第6位。銅仁市、六盤水市、畢節市均排名全國50個重點城市前10位。

  眼下,貴安新區人工智能人才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建設正酣,該項目作為貴安新區的民生保障工程,旨在為新區人工智能領域的專業人才提供高品質的居住環境,不斷吸引與留住更多優秀人才,進一步推動貴安新區人工智能産業的高質量發展。

  該項目規劃設計充分考慮了人才的居住需求和生活品質,採用暖色調棕色系與米白色的立面材質呼應的現代風格,搭配智能化的管理系統,為入住者提供舒適、便捷、安全的居住體驗,打造一個滿足落戶於科創城的新市民、青年人群周邊區域剛需人群的新型居所。

  建設好房子,讓群眾住得舒心。貴州積極主動適應房地産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人民群眾對優質住房的新期待,以“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為基礎建設好房子。同時,以公共租賃住房、租賃補貼為主,保障城鎮低收入群體住房需求,按“以需定供”的原則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構建“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多層次租賃住房供應體系,更好滿足新市民、青年人、農民工等群體租房實際需求。

  “項目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時還節能減排。項目3棟高層採用裝配式建築,具有設計施工專業化、質量可控、施工周期短、環保節能等特點。”中鐵二十局貴州公司貴安新區人工智能人才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經理部負責人趙明明介紹,外墻採用ALC條板拼裝,內墻採用磷石膏砂漿噴築式複合墻體,不僅解決了傳統砌塊自重大、強度低、施工效率低等問題,還大大降低了施工時間‌。

  圍繞“發展建築業新質生産力”,貴州試點推進智能建造,推動建築業轉型升級。深化建築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建築品質,促進高質量發展。建築行業向智能化、綠色化、工業化轉型。同時,開展智能建造企業、項目試點,利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施工技術,形成可複製的經驗做法。(記者 陳露)

[責任編輯:鄧嫻 劉昌餘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