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社區老年公寓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方法,入住一年來感受很好。這裡離家近,平時孩子們過來看望也方便。”11月6日,談及入住貴陽市雲岩區漁安街道養老服務中心的體驗,91歲的曹爺爺讚不絕口。
雲岩區漁安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是貴陽市啟動建設的首批16個街道養老服務中心之一。該中心可為失能、半失能、空巢孤寡及低收入等特困老年群體提供養老照護。同時,中心作為雲岩區中西醫結合老年病醫院,內設門診、治療室、康復理療室、B超心電圖室等專業醫療室,通過社區養老+醫養結合模式,創新探索實踐形成院內老人上住下醫,院外老人上門服務的獨特養老模式。
“除了院內老人,我們還為轄區老年群體提供上門照護、助餐助潔、醫療保健、精神慰藉、護理培訓、健康評估、適老設施設計諮詢等服務。從2016年運營至今,已累計服務老年群體約35萬人次。”雲岩區漁安街道養老服務中心主任馬琳介紹。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作出系統部署,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進一步深化改革總體要求、明確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周密部署我省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改革,提出要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産業政策機制。貴州民政部門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堅決深化改革創新,完善政策認定、監測預警、幫扶責任、閉環管理體系,兜住兜準兜牢基本民生底線。
聚焦廣大老年人養老需求,貴州優化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專業支撐的養老服務布局,因地制宜探索農村養老服務模式,大力推進養老服務體系改革,推進多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陸續&&相關政策措施,逐步形成多元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加強基礎建設和完善養老服務供給,抓好基本養老服務清單落實,加強養老服務市場培育。
截至目前,全省累計運營社區養老服務點1330個;運營農村幸福院1010個,示範性農村幸福院100個;打造標準化養老機構建設20個;完成2.42萬戶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摸排工作,完成6665戶適老化改造;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243642人次。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貴州全力推進社會救助提質增效,制發《關於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的實施意見》,完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健全低收入人口數據庫,加強動態監測,對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狀況,特別是生活困難狀況進行動態監測,及時進行預警開展救助。
“9月份來的,已經逐漸適應這裡的生活了,比家裏更安全和方便,孩子也不用擔心我,可以全心忙自己的事。”劉光明説。
61歲的劉光明是遵義人,十幾年前因一次意外導致腰部受傷,雙腿無法行走。近年來,隨着年齡增加,老伴因病去世後,在家生活較困難,當地民政部門在了解情況後,及時動員他入住遵義市蝦子養老服務中心,幫助其解決家庭困難。
在推進社會救助體系改革中,貴州穩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加大救助資金保障力度和困難群眾救助力度,全面開展低保邊緣家庭人口摸底排查。
從今年4月起,全省城鄉低保平均標準分別按6%、12%的增幅提高到每人每月778元、每人每年6818元;全省特困人員基本生活平均標準提高至1061元/月;省級籌集下撥困難群眾救助資金117.3億元;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將141.5萬脫貧人口、37.7萬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納入低保或特困。
民政工作關係民生,連着民心。新時代新征程,全省民政系統將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完善政策制度、服務保障、監督管理、社會參與體系,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始終堅持“為民愛民”工作理念,聚焦群眾所需所盼,全力織牢貴州民生保障網,不斷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記者 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