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昌芹:從“賣産品”到“賣文化”-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楊昌芹:從“賣産品”到“賣文化”

2024-10-20 08:55:56  來源:貴州日報

  這次採訪楊昌芹,和她約定的時間改了三次,終於在10月12日下午見到了她。

  前一天晚上剛從貴陽出差返回遵義市赤水的楊昌芹,臉上略顯疲憊。但在帶記者參觀剛剛改造升級後的研學基地時,她立刻變得精神起來。基地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場地更寬敞,可以一次性接待更多的研學團隊,讓更多人可以親身體驗竹編文化。

  “以前我們只做了‘極竹堂’,這是産品品牌,還有另一個就是我的名字‘楊昌芹’這個商標,現在準備用來做文化品牌,以實現文化和品牌的融合。”在參觀過程中,楊昌芹説,這幾天跑貴陽,就是準備申報技能大師工作室。

  2012年,在赤水市政府的扶持下,楊昌芹以竹編産品的設計、研發、生産和加工為切入點,成立了赤水牽手竹藝發展有限公司,創立了“極竹堂”企業品牌。

  “好的産品它不一定是好的商品,進入市場就是要能夠得到顧客的喜愛,公司才會有更好的發展。因為在基層,發展才是最好的傳承。”楊昌芹認為,創新發展,需要打造品牌效應。當前,她準備在産品品牌的基礎上,開發新的文化品牌。

  楊昌芹是全國人大代表、赤水竹編非遺第六代傳承人。2018年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前的首場“代表通道”上,她一身苗族盛裝,隨身攜帶的竹編工藝杯杯套,講述貴州赤水竹農通過赤水竹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故事,讓更多人知道了赤水的竹編。

  赤水市大同鎮的極竹堂竹編基地被數十棵楠木樹包圍,竹編加工室被數盞日光燈照得通亮,數十名員工圍坐在一起忙着手上的竹編,大家有説有笑,時而交流竹編技巧,時而説幾句笑話。

  基地成品展廳裏,傳統竹編製成形態各異的燈罩被暖色燈光照得通透,溫暖的燈光透過竹篾間隙打在墻上,讓這裡多了幾分精緻典雅,這些竹編燈罩有燈籠狀、草帽狀、飛碟狀……設計簡約大方,精緻有內涵,配上暖色的燈光,頗具韻味。

  一根普通的竹片在編藝人手上經刮青、破竹、起篾、染色、煮篾、拉絲、編制等20多道工序。把竹片處理成晶瑩透明、細如頭髮、比紙片還薄的精細竹絲,再精心編織,製作成各種竹編工藝品後,價值可升值到幾百元甚至上萬元。

  “現在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從事這些行業,覺得沒意思、掙不到錢,我把竹編帶到兩會上,也是想以真實的案例,呼籲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傳統手工業裏來。”在楊昌芹看來,發展就是最好的傳承,沒有發展,再好的技藝也會埋沒、再多的傳承人也會流失。

  當年這位“90後”姑娘,就是在看到了“赤水竹編”這項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被其古老而極富藝術性的技藝所吸引,並將這一技藝發展為一項特色産業。在她看來,鄉村全面振興離不開産業的發展,赤水竹編是一個很好的載體,但是必須要不斷創新,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品牌。

  “赤水竹編既是産業,也是文化。我們不僅要做産業,更要做文化。讓赤水竹編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相融合,用竹編非遺文化引領竹編市場,用竹編市場來支撐竹編非遺文化。”楊昌芹如今考慮最多的是,如何在傳統和現代審美之間找到平衡。她還通過與設計院校、設計師合作,創造性地把傳統竹編工藝提升到實用價值與藝術審美相結合,讓傳統文化“老樹開新花”。(記者 楊柳)

[責任編輯:劉昌餘 黃勇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