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為動力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以改革為動力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2024-10-06 09:47:09  來源:貴州日報

農業有甜頭 生活有盼頭 鄉村有奔頭

以改革為動力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10月3日,站在畢節市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觀景&,眺望烏江源&&畫廊,險峻的崖壁和波光粼粼的烏江渾然天成,在這幅如畫般壯麗的景色下方,是已經“變了樣”的化屋。

  國慶假期,化屋村迎來大批游客,從崖頂行至崖底的中心點,車輛絡繹不絕,江邊的遊船迎來送往,廣場上游客們敲響巨大的木鼓,村民們利用當地的農特産擺起了一條“美食街”,熱鬧無比。

  歲月荏苒,風物變遷,化屋留住了青山也換了新貌。沿着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時代使命中奮進新征程,改革的春風,吹進了化屋,也吹進了貴州每一個山鄉,東西南北乘勢而上,鄉村內生動力被激活,迸發出無限活力和希望。

  農業有甜頭

  ——産業發展水平大提升

  “這個季節貴州人的早、午、晚餐吃什麼?”

  近來,網絡上出現了這麼一個熱點話題,網友打趣説貴州人當下的“早午晚餐”都被獼猴桃“佔領”了。9月,正是獼猴桃大量上市的季節,六盤水、修文、息烽、思南等地栽種的獼猴桃“來勢洶洶”,搶佔了當季的水果市場。

  在修文縣,當地獼猴桃種植戶朱福永忙得不亦樂乎,前些年他承包了兩個山頭種植了300余畝獼猴桃,今年采收季就一直忙個不停,“早上要請8個工人摘果,下午運送到分揀處分類打包。”

  數不清的包裹每天從大山“飛出”,今年,為了讓獼猴桃順利出山,僅順豐快遞就在修文主産區設置了340個攬收點,21輛貨車和300多名快遞人員參與獼猴桃運輸保障。

  “飛躍”的獼猴桃背後是貴州農業特色優勢産業的欣欣向榮。

  改革如甘露灌溉田野,從土地瓜果豐收,到工廠馬力全開,再到黔貨出山,全省一盤棋佈局,各地紮實推進《貴州省“十四五”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規劃》,優化重要農産品區域布局,圍繞優勢特色農業産業做大做強,一大批特色鮮明、優勢明顯、鏈條完備的鄉村“土特産”蓬勃發展,辣椒、茶葉、刺梨、獼猴桃、蜂糖李、中藥材、食用菌等産業闖出“大名堂”,引領土地生金,成為當地強農惠農富農的重要引擎。

  農業增效帶來了踏實的收益,今年上半年,全省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27元,名義增長7.3%。鄉村富民産業不斷壯大助推縣域經濟持續綻放活力,更多農民在家門口實現了有事做、有錢賺,農業也越幹越有“甜頭”。

  生活有盼頭

  ——建設水平再上新&階

  國慶期間,貴州各地游客如織。“我們的客人到貴州來,幾乎都在嘖嘖稱讚,不管多遠的村莊都是‘路路通’,農村的房子又大又‘靚’,小菜園、小花園收拾得乾淨明亮,小橋流水風景宜人,這就是快節奏的人們嚮往的生活呀。”在深圳從事多年旅游工作的王柳對貴州鄉村建設讚不絕口。

  從攜程數據看,今年國慶假期,貴州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30%,其中鄉村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53%。

  貴州鄉村建設的日新月異不僅增加着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讓村裏的人氣越來越旺。

  不久前,貴州省&&了《貴州省“四在農家·和美鄉村”建設規範(試行)》,規範共分為範圍、總則、富在農家、學在農家、樂在農家、美在農家、組織建設7個部分,共計58條,為和美鄉村建設提供了全面的指導。這一“貴州標準”的制定,再次為推動農村整體水平提升添磚加瓦。

  改革以人為本,幸福才可感可及。近年來,貴州持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紮實開展“兩改兩治理”,遴選試點村176個,在試點村整村推進農村改廁改圈、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從“臟亂差”到“綠富美”,隨着建設工作的紮實推進,動人的故事從大山深處傳出,人居環境提“顏”增“質”,城鄉差距逐漸縮小。

  截至今年7月初,全省共有17619個項目納入鄉村建設項目庫。一個個項目,錨重點聚合力,推進貴州鄉村全面振興。實現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從提升硬實力到增強軟實力,內外兼修繪製出全省鄉村發展的美好圖景。

  鄉村有奔頭

  ——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的底線任務。近年來,全省堅持五級書記抓振興,3萬名“精兵”上一線,既“守”又“攻”,將責任、政策、幫扶、監管堅持到底,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為貴州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要讓群眾踏實幹,黨員幹部得帶頭幹。貴州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實組織保證。在鳳岡縣,“黨支部+議事會”的共商共議共決形式,讓幹部和群眾實現了大家定、大家幹、大家管的良好氛圍;在貞豐縣者相鎮這艾村,人們又依託“黨小組+網格員+聯戶長”基層治理機制,調動村民參與到村莊治理中,成為和美鄉村建設的主力軍。

  6月28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召開,審議通過了《貴州省深化農村改革實施方案》,強調要以處理好農民和土地關係為主線,落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農業經營體制改革等要求。

  從黨建引領促發展,到人才進村“帶”發展,從土地、村集體,到農業經營體制,改革紅利持續釋放,資源的聚集,人才的匯聚,讓農村土地煥發全新活力。為進一步盤活利用土地資源,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我省連續多年聚焦集體資産清産核資、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資産股份量化、集體經濟組織“應建盡建”等,全面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截至2023年底,我省發放股權證書近800萬戶,組建股份經濟合作社18260個,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全省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構建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四在農家·和美鄉村”新畫卷。貴州農業農村“一盤棋”進一步被激活,農民群眾錢袋子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好。(記者 梁聖)

[責任編輯:吳雨 黃勇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