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貴安聚力“強省會”推動高質量發展——
城市能級躍升 創新活力迸發
9月28日,在地處貴陽市開陽縣雙流鎮的聚力生開陽一期10萬噸氫氧化鉀項目現場,有人推砂漿、有人開塔吊……建設熱情高漲。
“該項目屬於精細磷酸鹽板塊,總投資約7.5億元。於今年1月進場施工,目前總體工程量已完成近90%,工人正抓緊完成收尾階段各項工作,計劃年底進行試生産。”貴州聚力生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向欣説,“這是貴州首條氫氧化鉀生産線,將填補貴州在高端精細磷酸鹽領域的空白。”
貴州聚力生化工有限公司是四川聚力生化工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計劃在開陽縣打造從原料到終端産品的磷産業鏈,主要分為精細磷酸鹽、基礎磷化工、特種肥料及産業延鏈三個板塊,分三期建設。“氫氧化鉀是生産精細磷酸鹽的原材料,是我們完善上游産業鏈布局的重要一環。”向欣説。
開陽磷礦資源豐富,已探明磷礦資源儲量達19億噸,礦石多為一、二級品,P205含量高於32%的優質富礦儲量佔全國富礦總儲量的80%以上,是我國唯一不需選礦就可用於濕法加工高濃度磷肥的磷礦。
這是先天資源稟賦,也是比較優勢所在。2019年起,搶抓新能源産業發展“風口”期,開陽從低附加值的化工原料産業逐步轉為高附加值的精細磷化工、新能源材料産業,構建現代化工産業體系。當前,該縣在“富礦精開”的激越鼓點中乘勢而進,着力把精確探礦、精準配礦、精細開礦、精深用礦落實到産業和項目發展上。
“除年産10萬噸氫氧化鉀項目外,聚力生開陽項目還有年産50萬噸硫酸、25萬噸濕法磷酸、20萬噸磷酸鉀鹽、15萬噸硝酸鉀、10萬噸磷酸銨鹽、10萬噸特種肥料項目,全部建成後預計總産值達100億元。”向欣説。
産業優化升級,是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的“基石”。近年來,貴陽貴安堅定不移推進“工業強市”,狠抓工業目標、工業要素、工業項目等,着力打造“強省會”的核心引擎。截至目前,包含新能源汽車、磷化工在內的“七大産業”增加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45.1%,助力全市工業經濟穩定增長。
2023年,伴隨貴陽城區市民30多年的77個垃圾轉運站退出歷史舞&,取而代之的是36座更現代、更環保、更高效的生活垃圾轉運分類分揀中心投入運營。
走進觀山湖區上麥生活垃圾轉運分類分揀中心,一車垃圾從卸料、分揀,到垃圾壓縮處理結束,不過10分鐘左右,隨後裝車轉運至發電廠進行垃圾焚燒發電;可回收垃圾則繼續“旅程”,在分揀環節被細分成金屬類、塑料類、織物類及紙品類,壓縮打包後進入下游資源再生企業以創造循環效益。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原來的垃圾轉運站設計逐步過時,設備不斷老化,作業中産生的異味對周邊環境帶來一定影響。”觀山湖區上麥生活垃圾轉運分類分揀中心負責人楊潤説,“現在的分揀中心配備了除臭系統、壓縮轉運車間、中央控制系統,實現垃圾處理全過程的統一調度。”
2022年,《貴陽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印發後,該市在全省率先&&《貴陽市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並制定《貴陽貴安推進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十項行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工作方案》,引導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垃圾分類。隨後,為打通垃圾投放到終端處理過程中分揀轉運的壁壘,讓生活垃圾分類轉運更加科學、環保、高效,貴陽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轉運分類分揀中心,全市城鄉原生生活垃圾實現“零填埋”。
基礎設施是提升城市能級、增強城市競爭力的重要依託。在“強省會”行動引領下,貴陽加快新型城鎮化的步伐,大力推進“一圈兩場三改”,已全面建成140個“15分鐘生活圈”;累計新增公共停車位7.5萬個;新建和改建農超市場136個;完成背街小巷改造1141條。
畢業於重慶大學的羅超,是貴陽高新區企業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首位引進的博士,參與了《城鎮排水系統存量管網修復改造全過程數字化應用關鍵技術研究》《城市污水廠節能低碳運行關鍵技術研究》等重點課題及項目的研究。
“該工作站自2022年成立以來,積極響應市、區人才及科技創新政策,對博士後工作人員實行協議薪酬制,便利其人事、組織關係、戶口轉入,同時按照企業標準享受‘七險兩金’等社保及福利待遇。”9月26日,在貴陽高新區2024年科技創新暨成果交流秋季系列活動之“才聚高新區 智匯科學城”博士(後)菁英人才供需見面會上,羅超的發言傳遞了一個信號:好的發展環境是留住人才的一塊磁石。
“博士出站後留企工作,可認定副高級職稱。此外,站內對博士後研究課題進行立項,享受專項科研資助經費,同時選派具有較強科研能力和生産履約能力的導師為博士後科研及生産活動提供支持。”羅超説,正因為所在企業及相關部門對科研的尊重,自己的研究空間不斷拓寬,已成功申請12項發明專利,其中2項已經授權。
營商環境是一種“軟實力”,是城市能級的重要體現之一;人才,是提升城市競爭力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今年以來,貴陽貴安進一步增強數字經濟對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作用,&&《中共貴陽市委關於堅定不移實施數字活市戰略全面推進貴陽貴安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關鍵政策文件,為大數據發展人才“引育用留”做好支撐。全市全程網辦率從2021年的40%提升至85%;推進“園區事園區辦”,涉企經濟基礎事項48項已實現閉環辦理。貴陽貴安還打造了“貴商易”“招商易”平台,為企業提供“找政策、找廠房、找政府、找市場、找資金、找人才、找服務”功能,讓企業辦事更省心、更方便、更高效。(記者 楊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