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安順:600年“屯堡文化”唱出時代新聲-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安順:600年“屯堡文化”唱出時代新聲

2024-09-29 08:51:5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貴陽9月29日電 “奉軍令調北征南,五尺道山崖兩開;離鄉背井豪情壯,忠君愛國守邊關……”2024年貴州“村超”開場表演中,屯堡地戲率先登&,展現了綿延600餘年的“忠義仁勇”愛國情懷。

  安順地戲被稱為“戲劇活化石”,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也是貴州省安順市屯堡文化的一部分。如今,“屯堡文化”這位崇山峻嶺中的“隱士”,穿越600年風雨,以其古樸神秘的身姿和“人閒車馬慢”的魅力,重獲新一代年輕人的關注和喜愛。

  圖為“五·二八”屯堡文化民俗節現場的屯堡地戲演員。新華網發(譚詩協 攝)

  600多年前,30萬大軍從南京一帶揮戈南下、就地屯軍,將明代古風、江淮余韻定格在黔山秀水之中,鳳陽漢服、雕花窗欞、屯堡地戲、鬼面儺雕,無不留存了大明朝的時光“剪影”。

  在貴州山巒環繞的天然屏障下,明代的漢文化保存完好,並逐漸形成了獨特風貌,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當地少數民族的元素,共同孕育出世界唯一的“屯堡文化”,展現出一種別樣的文化奇觀。

  在近日舉辦的安順舊州古鎮“五·二八”屯堡文化民俗節現場,村民們身着屯堡傳統服飾,地戲演員們則頭戴“臉子”、身着長衫、背插小旗、腰係戰裙、手持木制短刀長槍,舉行“抬城隍”民俗活動。

  這一屯堡習俗吸引了眾多游客觀看參與,一同祈求風調雨順、平安吉祥。“抬城隍活動好熱鬧!我還去城隍廟求了紅繩、許了心願。”“00後”游客羅孜孜説。

  “今天帶你們看我們貴州與眾不同的漢族群體……”網紅“壺提提”穿着精美的屯堡服飾,在抖音&&帶領網友走進了一段明朝移民的歷史記憶。

  圖為壺提提抖音界面。新華網發

  網友們紛紛在評論區&&:“年輕這一輩真的沒有見過這種服飾。”“原來屯堡文化是古漢文化啊,這服飾真好看……”

  “頭上有個套帕,腦殼後有個泡泡”,屯堡人這樣形容屯堡傳統服飾。安順市西秀區旅游發展中心副主任詹國珍介紹,這種傳統服飾,穿戴上較為複雜,耗費時間也較長,只有一些年紀較大的“屯堡嬢嬢”仍堅持在日常生活中穿戴。

  為了讓年輕人了解屯堡服飾,土生土長的屯堡人凌雨創辦了“囤屯屯堡旗袍”工作室,將屯堡傳統服飾與旗袍相結合,在旗袍衣領、袖口、斜襟處採用屯堡服飾的圖騰圖案,將中華民族的不同文化元素進行搭配,力求展現出不一樣的東方美學。

  舊州鎮2024“五·二八”民俗節活動中,一群青少年頭戴面具、身穿戲服,組成了地戲巡游中最亮眼的隊伍,當日共有600多名青少年志願者參加。

  圖為“五·二八”屯堡文化民俗節現場的地戲隊伍。新華網發(譚詩協 攝)

  “除了學習地戲表演,更重要的是學習人物精神和歷史文化。我們表演的劇目是九戰張飛,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像曹操一樣有謀,像張飛一樣敢做而不退縮。”舊州中學高二(3)班程昊瑾同學説。

  安順地戲是當時駐守軍隊為保持軍事技能不衰、結合地方文化創造出的獨特藝術形式,主要呈現百年忠魂的故事。

  貴州省級地戲傳承人顧家順,十餘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廣地戲進校園、進鄉村、進景區。2013年,他第一次身着戲服、心懷忐忑地走進校園,向孩子們介紹地戲文化,驚喜的是,當晚就有不少家長領着孩子直接到家裏拜師學藝。

  於是他成立了少兒地戲班,建立了九溪兒童地戲表演隊。2014年春節,表演隊首次亮相,40多個孩子的表演,獲得了鄉親們的交口稱讚。

  “自費辦學不為賺錢,在屯堡人心中,地戲十分神聖,我要讓屯堡的娃娃們為會跳地戲感到驕傲。”顧家順説。目前他正在建設集研學、文創、體驗於一體的地戲非遺傳習基地,期待讓更多年輕人看到地戲文化的魅力。

  顧家順在介紹地戲文化。新華網發(譚詩協 攝)

  安順市西秀區屯堡文化研究學會也在組織力量編寫新的地戲劇本,豐富地戲劇目,並在各個景區設立地戲舞&。

  “宣傳地方優秀文化不能只停留在博物館裏,要把它帶出去,有機融入日常生活,帶動地方發展。”西秀區屯堡文化研究學會會長伍永鴻説。

  在不斷地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中,“大明遺風·屯堡文化”的文化IP逐漸出圈,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安順“賞屯俗、吃屯味、看屯景、住屯宿、購屯貨”。據統計,2023年舊州古鎮接待游客總數達191.2萬人,2024年上半年接待游客總數達76萬人。

  600多年的歲月變遷,不變的是家國情懷。屯堡文化承載着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和文化認同,正在新時代的舞&上唱出時代新聲。(高青 李曉慧 譚可青 譚詩協)

[責任編輯:謝素香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