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醫院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醫療衞生工作進行再部署、提出改革新要求。北京積水潭醫院貴州醫院作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肩負着“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重大使命,將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人民性為核心,立足“大專科、大綜合”的原則,以建設與國家骨科區域醫療中心功能定位相適應的高水平的骨科研究平台、高層次的骨科醫學人才培養基地為抓手,紮實推動黨建引領和業務發展深度融合,使醫院“區中”建設有作為、有實踐、有品牌、有特色、有優勢、有口碑,為健康中國貢獻醫院力量、醫院智慧,全力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貴州樣板”。
堅持政治建院,鑄牢忠誠醫魂,努力鍛造乾淨擔當的醫療鐵軍
深入學習往心裏走。學習好、宣傳好、落實好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是醫院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準確掌握全會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黨委班子成員率先垂範,主動到基層去、到黨員幹部中去,同大家一起學習交流,幫助黨員幹部更好地理解、貫徹全會精神;找準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切入點、契合點、着力點,以“黔進先鋒、貴在行動”為總載體,深入實施“雙帶五引”工程,深化衛健領域“三心兩強”黨建品牌創建,強化組織戰鬥堡壘建設,保障醫院公益性、發展可持續性;深入宣傳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創新國家“區中”工作格局,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務實的作風,努力推動全會精神在醫院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始終忠誠乾淨擔當。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全面提高全院幹部職工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把“兩個維護”作為首要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定扛起“兩個維護”的重大政治責任,始終牢記理論上有“主心骨”,思想上有“定星盤”,行動上有“指南針”。
深化改革往實裏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提出一系列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科學回答了在新時代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為什麼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樣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強有力思想武器。貴州省骨科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貴州醫院依託醫院)通過“十改十建”(改醫院目標不遠大、改發展思路不清晰、改管理混亂不規範、改職工沒有進取心、改不學習的壞習慣、改低人一等的心態、改娛樂喝酒之風氣、改環境差設施薄弱、改醫院缺文化建設、改職工收入大鍋飯;建正規管理、建醫院文化、建學習學術、建職工信心、建風清氣正、建優質服務、建人才梯隊、建特色學科、建滿意醫院、建幸福之家),實現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醫院作為全國第四批、貴州省第一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落地運營。
堅持改革立院,向全面深化改革要發展動力,先行先試闖新路
《決定》提出的“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包括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是激勵公立醫院改革砥礪前行、不懈奮鬥的號角,更是強大動力。
發揮“區中”改革先行的引領作用。北京積水潭醫院貴州醫院開展先行先試、強化改革探索,通過文化、管理、技術“三平移”同步建立完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體制機制;通過同步查房、教學,提升醫院在重點疾病收治和重點專科建設方面的能力,補齊短板弱項;通過“京招黔用”“雙主任”制,用活用好人才,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引擎,切實把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成“醫改試驗田”,創造出了許多新鮮經驗,牽引帶動全省“區中”建設向縱深推進,與總院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同質化發展。為解決群眾跨省份跨區域就醫的“急難愁盼”貢獻了“區中”智慧和力量。
因地制宜學習推廣三明醫改經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醫院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推動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嚴格執行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提高藥品和醫用耗材網採率;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提升公立醫院技術服務合理性收入,特別是優先調整涉及治療、護理、手術等這些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的價格項目;深耕醫院的精細化管理,推動臨床業務管理和經濟管理的深度融合,實施臨床路徑管理,促進藥品耗材的合理使用;開展同級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減輕患者看病就醫負擔。
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醫療衞生行業的特點就是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技術難度大、責任擔當重。醫院通過頂層設計的根本性制度改革,尊重醫務人員的勞動成果和辛勤付出,切實把“兩個允許”落到實處,合理確定醫務人員薪酬水平,針對臨床、醫技、行政,分別建立了目標考核指標體系,不僅關注醫療質量、安全、效率,還包括360度滿意度評價,並且動態調整,注重醫務人員的穩定收入和有效激勵。嚴禁向科室和醫務人員下達創收指標,醫務人員薪酬不得與藥品、衞生材料、檢查、化驗等業務收入挂鉤。強調公益性為導向,注重醫務人員的社會責任和擔當,有助於引導醫務人員更好地服務於公眾健康。
堅持黨對醫院改革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公立醫院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全面執行和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嚴格執行議事決策規則、集體決策等制度,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改革,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健全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機制,緊扣“兩個整治”從“小切口”解決“大問題”,從“小入手”解決“大名聲”,把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作為醫院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確保國家醫療改革政策落地生效。
提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推動醫學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促進成果轉化,提升醫療服務供給質量。持續開展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工作,加強智慧醫院建設,完善預約診療服務流程,使患者預約時間更精準,減少患者的排隊等候時間;通過門診的一站式服務、日間手術、診間結算、床旁結算等舉措,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減少患者和家屬就醫的奔波之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模式,實施多學科聯合診療(MDT),開展優質護理等心貼心的服務,讓群眾看病就醫更安心、更放心、更便捷。
提升改革能力,以高質量改革成效為健康貴州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醫院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在強化黨建引領上聚合力促發展,在服務上做“加法”,在流程上做“減法”,緊緊圍繞“三個真”(政府真心支持、積水潭醫院真心輸出、項目醫院真心配合),“五字訣”(大、實、特、新、好),“八個着力”(着力堅持公立醫院政治性、人民性、公益性的正確方向不動搖、保基本的底線不突破、建機制的重點不偏離;着力謀篇布局,既要放眼長遠,又要狠抓當前,以學科內涵建設為引擎,提高醫療核心競爭力;着力強基固本,持續改進醫療質量,保障患者安全;着力創優提質,改善患者就醫感受,提升患者滿意度;着力推動科教人才融合提升,打造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和高水準科研創新與轉化平台;着力推進改革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找準結合點切入點着力點,把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同抓好當前工作結合起來;着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着眼群眾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找準改革的發力點和突破口,深化醫院改革,統籌推進薪酬制度、人才培養、精細化管理等各項改革;着力摒棄“等靠要”思想,始終保持“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以釘釘子精神把各項改革任務落到實處)的思路,按照一體化、同質化的管理要求,圍繞醫教研防管等方面內容,在促進骨科專科創新發展上揚優勢、求實效,深化落實《決定》關於推進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全力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樣板。
向精細化管理要效力,抓住省人民政府和省衞生健康委真心支持、總院真心輸出、項目醫院真心配合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一院一策”紅利,始終堅持公立醫院政治性、人民性、公益性的正確方向不動搖、保基本的底線不突破、建機制的重點不偏離,抓好管理頂層設計,以制度建設為抓手推進管理提質增效,推動醫院運營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努力實現醫院發展的“三個轉變、三個提高”。
向人才建設要動力,縱深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這一重大任務,堅決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着力暢通人才引育培用的良性循環。在激勵上做好“加法”,賦予科室更大自主權,完善科技獎勵、收入分配、成果賦權等激勵制度,讓更多優秀人才得到合理回報、釋放創新活力。多措並舉做好人才引育工作。在引才上深入實施重點人才計劃,高質量建設人才集聚平台,着力引進一批科研專家、一流領軍人才和科研創新團隊,構築匯聚醫療人才的創新高地;在育才上堅持以科技創新需求為牽引,籌備人才工作會,研究制定人才發展計劃,評選“青年醫師獎”“科研之星”,激發人才動力。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加快完善人才綜合服務體系,系統解決好子女入學、住房、醫療等“關鍵小事”,讓各類人才在醫院安心發展、舒心生活、愉快工作。
向學科建設要潛力,探索差異化和錯位化發展路徑,不斷強化特色競爭優勢,將已形成骨內科為基礎,疼痛科為特色,骨外科為支柱,康復科為保障,麻醉科、內科、外科等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完善對優勢專科、潛力學科、後進學科進行整體規劃布局,補齊短板,激活專科發展活力,完成向“大專科、大綜合”轉型升級。鞏固深化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成效和優勢,不斷加強醫療資源向全省輻射和向市域、縣域內基層下沉,推動醫聯互通,搭建全省專科聯盟互聯網絡服務,通過遠程醫療、遠程影像、遠程心電等多種方式加強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業務指導,幫助基層單位提高業務能力,進一步推進北京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向科研創新要業績,緊緊圍繞“科技興院、人才強院”戰略目標,鼓勵科研創新,加大科研獎勵力度和進修培訓工作,申報擴充骨科、康復科培訓容量,申報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啟動貴陽康養職業大學“積水潭班”;力爭成為貴州醫科大學非直附屬醫院;實現院內博導、“國家自然”基金和發明專利新突破;力爭省級重點專科培育成國家級再有提升;在核心期刊、SCI期刊發表論文總量再增加、質量再提升,科研成果實現更多轉化;加強與貴州大學、貴州醫科大學等高等院校合作,提升教學科研實力,邁出醫工交叉、醫工融合新步伐。
向信息賦能要效率,持續推進智慧醫院建設,深入實施“互聯網+醫療健康”,充分實現5G技術在醫療領域應用,拓展醫療信息化範圍,提升精細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探索開展數字骨科技術等新興項目,推進信息化與醫療業務融合;持續推進無紙化辦公,推進互聯網醫院建設,實現醫院管理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增強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調動全黨抓改革、促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醫院高質量發展需要探索創新,需要摒棄“等靠要”思想,需要有“當表率、做示範、走在前”的擔當作為。作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必須始終保持“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和“幹”的作風,要進一步樹牢幹事創業的鮮明導向,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鼓勵大膽探索實踐、積極穩妥推進,努力在符合自身實際的賽道上跑出醫療改革的“加速度”。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更加自覺地在嚴格約束下激勵幹部職工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持續深入開展清廉醫院和“兩個”集中整治工作,為醫院高質量發展護航,讓廣大幹部職工有更多時間和精力謀發展、抓落實、辦實事,讓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活力競相迸發、源泉充分涌流,讓醫療改革紅利惠及更多的群眾,奮力推動醫院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貴州衞生改革實踐中走在前列,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係貴州省衞生健康委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機關紀委書記,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處(機關黨辦、機關紀委)處長,一級調研員,北京積水潭醫院貴州醫院黨委臨時負責人鄭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