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農村寄遞物流兩個“一公里”——
貨暢其流激發消費潛力
8月中旬以來,在從江縣東朗鎮百香果種植基地內,郵政投遞員穿梭在藤架下,幫助果農採摘、搬運百香果。
郵車則停靠在空地上,靜待裝貨,每天一趟發往集散地,再分發至全國各地,最後與百香果愛好者“甜蜜邂逅”。
為助力百香果出山,今年,黔東南州郵政搭建直播帶貨矩陣,通過郵樂網、郵樂小店、抖音等線上平台拓寬銷售市場。同時,還制定實施了“黃金百香果項目”綜合運行方案,全鏈路保障百香果寄遞,讓香甜從“枝頭”直抵“舌尖”。
“8月9日是正式銷售首日,截至當天17時,我們累計銷售百香果近2萬斤,銷售額19萬餘元。”黔東南郵政工作人員吳洋舟説。
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強調壯大縣域富民産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培育鄉村新産業新業態。
促進工業品“下行”和農産品“上行”雙向順暢是農村流通體系建設的重中之重。“下行”要使工業品到達農民身邊,滿足農村居民便利消費、就近銷售的需求,也要實現與城市標準比肩的服務、商品質量、消費環境等;“上行”則是要建立更緊密的産銷銜接,更好推動農産品進城,減少流通環節和流通中的損耗,讓城市消費者在獲得優質農産品的同時,實現農産品變現,助力農民保收增收。
農村寄遞物流是農産品出村進城、工業品下鄉進村的重要渠道之一,對滿足農村群眾生産生活需要、釋放農村消費潛力、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貴州省持續完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加快建設雙向暢通的農村現代流通體系,不斷打通工業品下行“最後一公里”和農産品上行“最初一公里”的梗阻,為暢通城鄉經濟循環提供有力支撐。
快遞進村 提升群眾獲得感
8月5日早上7點,正安縣中通快遞有限公司分揀中心入口處,一件件包裹被自動傳送帶緩緩送入智能掃描區,包裹上的二維碼在毫秒間被精準捕捉並解析,信息瞬間傳輸至中控系統,為它們規劃出最優的“行進路線”。
“目前,我們分揀中心總面積約為4000平方米,每天分揀量在5萬件左右。”正安縣中通快遞有限公司冉志飛告訴記者,農村地區群眾購買的大多是衣服、電器、生活用品等産品。
隨着快遞寄遞網絡不斷下沉,極大地促進了工業品下鄉、農産品進城的步伐,這種雙向流通也有效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要。
“叮!您的包裹已到,請憑取件碼取件。”下午4時,正安縣燕子壩村村民李福收到了短信提示。“去年我還在網上買了洗衣機呢,快遞送到家,購物真方便。”李福説。
“村裏通了快遞後,寄取快遞都方便多了,感覺生活和城裏人更接近了。”湄潭縣復興鎮隨陽山村村民江寧在村裏驛站取了快遞後説。
小快遞活躍鄉村大市場。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27元,名義增長7.3%。隨着收入的增長和快遞服務網絡的下沉,“買買買”逐漸成為農村居民的生活日常,農村地區消費潛力得到有效釋放。據統計,去年全省農村地區快遞業務量達到2589.64萬件,同比增長23.72%。
農村物流提速,暢通城鄉循環。眼下,隨着農村快遞基礎設施的完善,將進一步釋放農村線上消費潛力,持續促進農村電商和快遞業務的發展。
多路徑打通兩個“一公里”
8月6日早上,松桃普寨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的司機文子久駕駛着他的19座客貨郵班車來到松桃郵政郵件分揀中心,裝上快遞包裹,啟程先後前往長坪鄉、盤石鎮等線路沿途的行政村派發。
過去,運輸網絡不健全、快遞成本高企、快件數量不足等難題使快遞長期難以進村。
松桃自治縣積極整合客運、郵政、快遞、物流、電商等資源,通過場站多能融合、節點覆蓋共享、運力資源共用、末端共配到村,促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打通農村寄遞物流“最後一公里”,激發鄉村發展新動能。
截至目前,松桃“客貨郵”融合發展模式已開通松桃至長坪鄉、盤石鎮、妙隘鄉、黃板鎮4條試點路線,建成客貨郵站點489個,試運營線路24條,並已改造3輛19座農村客運車輛和1輛客運公交用於試點線路運輸。
“現開通的松桃至長坪鄉和盤石鎮、妙隘鄉、黃板鎮‘客貨郵’試點線路,日均帶運郵件分別為600余件、200余件、280余件、100余件。”銅仁郵政相關負責人説。
今年以來,貴州加快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目前,試點縣供配中心建設基本完成,建成鄉鎮寄遞物流集散站89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655個,增加補充帶貨客運(公交)線路38條、車輛100余輛。
統籌資源,拓展運輸末梢“快遞網”,推進城鄉一體融合。過去,正安縣交通運輸站資産利用率不高,在地方交通管理部門和郵政管理部門的引導下,遵義交郵發展有限公司圍繞“交郵融合+新能源汽車充電+新零售+N”進行資源優化。
“我們通過改造鄉鎮客運站場、整合全縣物流快遞、完善汽車充電、融合冷鏈物流、客貨運輸等企業,以鄉鎮為試點,建設‘交郵融合’綜合服務站。”遵義交郵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國軍説,目前,已建成縣城冷鏈物流供配中心和3個鄉鎮交郵融合綜合服務站、2O個村級末端服務點。
農産品進城 拓寬鄉村致富路
“好吃得停不下來,滿口爆汁,又甜又可口。”中國石油銅仁分公司聯合黔貨雲倉·銅仁樞紐倉在玉屏自治縣亞魚鄉黃桃基地開展專題直播,吸引眾多消費者紛紛下單。
直播的另一邊,黔貨雲倉·銅仁樞紐倉分揀中心倉庫內,已經分類好的黃桃按照大小、成熟度被細心地擺放在紙箱裏,工作人員正緊張有序地核對訂單信息。
在縣、鄉提升物流倉儲、分撥處理能力,讓農産品運得出、工業品進得來。
“近段時間,正是玉屏黃桃集中上市的時間,黔貨雲倉·銅仁樞紐倉依託自身高效、穩定的電商供應鏈優勢,打造快遞集散地,提高快遞企業配送時效和經營效益,持續助推貴州農特産品更好、更快出山。”黔貨雲倉·銅仁樞紐倉負責人侯超説。
電商物流大融合,城鄉循環大暢通。2021年,省商務廳統一部署黔貨雲倉電商供應鏈體系的建設,由一個線上雲平台智能調度省、市、縣三級實體倉的倉配和訂單,形成線上+線下智慧倉配一體化運營體系。
截至目前,線下實體倉已經建成1+8+60的運行體系,即1個省級中心倉,8個市州樞紐倉和60個縣級節點倉,初步形成了“鄉村集貨、雲倉集單、數據互通、統倉共配”三級雲倉運行模式。目前,累計入倉企業1659家,實現交易訂單1348萬筆。
同時,省郵政管理局積極推動推動“黔貨出山”産運銷一體化,實現從收包裹到造包裹的轉變,讓黔茶、黔果、黔酒等貴州特色産品賣得更多、賣得更遠、賣得更好。目前,全省已培育出獼猴桃、辣椒、茶葉等快遞業務量超100萬件規模的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項目5個,超50萬件項目6個,超10萬件項目12個。(記者 朱登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