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潤心 以“教”育人 以“合”共生
——“教育+”創新模式推動交流成果不斷涌現
跨山海之遠,走共贏之路。8月20日至25日,來自中國和東盟各領域的嘉賓再次相聚多彩貴州,在2024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這個平台上,共赴一場持續17年的山海之約。
推動簽署各類合作協議,建立各類合作聯盟(中心)、合作機制,共建科研合作平台(課題)、海外學院及實訓基地,舉辦各類技能賽事、發布學術及應用成果、共建共享教學資源……
2024交流周,在“教育+”創新模式的推動下,一項項友好合作、互利共贏的交流成果不斷涌現。貴州,以教育為媒,為世界呈現了一場務實而又影響深遠的中國-東盟人文交流盛會。
教育交流是促進民心相通、文明互鑒、經濟合作的重要橋梁。2024交流周持續發揮教育的支撐、引領、聯通作用,着力深化教育合作,夯實交流合作根基——
中國-東盟2024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國際會發出倡議:共同理清公平優質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標準,共同探索構建普及普惠公平優質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共同努力通過合作交流,實現合作共贏。
中國-東盟職業教育聯合會年會授牌10對“2024中國-東盟職業教育卓越合作夥伴”,意在推動構建更為緊密、更有內涵、更高質量的中國-東盟職教共同體。
中國-東盟特殊教育國際會議上,參會嘉賓以“智惠特教、融合發展”為主題,探討了中國與東盟國家特殊教育的多邊合作新路徑。
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經驗交流暨成果展示會上,專家學者就高層次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模式、國際合作等內容進行深入分析,提出諸多務實可行的意見建議。
…………
分享經驗、交流合作、凝聚共識,山海攜手推進教育互聯互通、互學互鑒的和音愈發激越澎湃。
“我相信,本次交流周活動的舉辦將為我們提供一個寶貴的平台,分享實踐範例,尋找新的機會,加強我們對教育合作的承諾。”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秘書長哈必芭説。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2024交流周創新實施“教育+”項目模式,為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帶來了無限可能。
“教育+人文”共繪人文交流畫卷。首屆中國-東盟千校攜手大會開幕、《中國-東盟千校攜手計劃倡議》發布,中國與東盟通過更大規模、更深層次的教育交流合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中外民心相通。
“教育+經貿”跨境電商助力經濟發展。中國-東盟跨境電商創新創業能力大賽點燃青年創新創業激情,外國留學生直播帶貨為貴州特産打call,推動黔貨出山出海。全球電商教育發展聯盟啟動,推動全球電商教育合作邁出堅實一步。
“教育+産業”科技賦能鄉村振興。“中國-東盟農業職業教育産教融合共同體”成立,賦能國際農業産能合作,服務農業産業發展。中國-東盟農職“雙高計劃”國際合作培訓和貴州省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成果展示亮相,助力貴州與東盟國家農業科技合作。
“教育+科技”數字教育引領未來。中國-東盟多彩智慧學院平台升級“上新”,深度融合AI大模型等新質生産力打造“1+3”架構。理工科強化行動合作洽談和技術成果推廣、中國-東盟信息技術應用成果和數字教育應用案例推廣,推動實現科技與教育的雙向賦能。
“教育+文體旅”文體旅融合激發活力。貴陽路邊音樂會·青春絲路、青少年足球邀請賽、國際青年對話貴州行活動舉行,“教育+文體旅”的具象化,讓國外青年學生走進貴州親身感受貴州改革發展成效,觸摸到一個多彩而現代的新時代貴州。
“教育+N”,在這個夏天齊放異彩,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貴州與東盟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加速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決心,讓人信心滿懷。“我相信,2024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將為中國-東盟關係作出積極貢獻。”緬甸教育部副部長莫佐通説。
教育部副部長何光彩&&,中方支持相關省份發揮地緣、人文優勢擴大同東盟國家教育交流合作。結合升級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和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擴大教育領域制度型開放,推進教育同經貿、投資等領域協同發力。
“教育+N”,用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展現了貴州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戰略的積極態度與務實行動,也讓多彩貴州迎來更多發展機遇。
貴州省政府與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教育科研、學科建設、産業應用、人才培養等方面深化合作,助力貴州高質量發展。
省教育廳與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簽署教育合作備忘錄,推動兩地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合作、姊妹學校平台發展和黔港與國際的合作交流。
貴州大學與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在出國留學、來華留學、國際合作、創新創業、諮詢服務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與老撾國家鐵路公司、老撾航空公司分別簽署合作備忘錄,校企攜手拓展國際學生教育與就業方式,建立和完善國際銜接的人才培養和輸送標準。
…………
以“教育+”模式創新,實現更大力度“走出去”、更大範圍“請進來”。今日的貴州,正用更高水平的開放,贏得更廣闊的未來。(記者 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