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根正苗紅,孕育於烏蒙紅色沃土;
他們枝繁葉茂,綻放在西藏雪域邊關!
2018年以來,他們中榮立三等功以上軍功的就有646人次,每年立功率是全省平均數值的8倍,獲評“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每年高達數百人,遠高全國平均水平。
他們從軍報國建功國防,挺起烏蒙脊梁,被貴州省軍區表彰為首屆“黔動先鋒”。他們有一個聞名遐邇的名字——威寧高原兵。
海拔越高,信仰越篤定
威寧是片紅色沃土。1936年,紅二、六軍團長征轉戰烏蒙山,留下了“紅軍馬”“紅軍豆”“紅軍橋”等紅色故事和雲貴紅軍渡河、麻乍壩海營等革命歷史遺址遺跡。
傳承高原稟賦,浸潤紅色血脈,培塑出威寧青年崇軍尚武、建功高原的群體認同,凝結成威寧高原兵最鮮明的時代特質。
2014年,應徵入伍的王應學,帶着“遠地方、苦地方,建功立業好地方”執着追求,向組織申請到高原去。
2016年,剛大學畢業的向強本已獲聘某科技公司,可聽説“今年入伍能上高原”,於是放棄待遇豐厚的職位毅然走進火熱軍營。
2017年以來,年輕的王太要、張梅俊也相繼奔赴高原。近年來,數以千計的威寧青年與他們一樣,做出同樣的選擇。
去年3月,20歲的王維報名參軍。當得知將去到西藏部隊服役時,他和家人深感幸運。母親安永梅説:“孩子一直念叨着去西藏當兵,這下終於如願了!”
抵達西藏那刻,浸透骨髓的寒冷和雄渾蒼涼的景象讓王維愈加堅毅:“一定要在這片高原上好好幹,為威寧高原兵赫赫名聲增添光彩。”
入伍僅一年,他就兌現了承諾,榮立三等功。
走上高原是因為信仰的傳承,選擇留隊則考驗信仰的篤定。
“信仰在於堅持、榮光源於奮進。”這句話常被一等功臣趙海永提起。入伍13年,他既面對缺氧乾燥、滴水成冰的環境考驗,又曾在比賽中與死神擦肩而過,但仍選擇留在邊疆為國效力。
像趙海永一樣主動申請留隊是更多威寧高原兵的選擇。大風吹不散、高寒打不垮、強敵撼不動他們的衛國戍邊之心。
從軍8年,一等功臣鄧招香總是告訴新來的威寧新兵:“兩年時間轉瞬即逝,留隊持續提升本領,更好地擔起保家衛國的使命,這才是我們威寧高原兵該有的樣子。”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礡走泥丸。”今天,新一代威寧高原兵正用實際行動,在讀懂前輩的故事、分享身邊的故事中蓬勃成長。
挑戰越多,奮鬥越璀璨
“老趙衝鋒,老馬斷後,誓奪第一!”2018年,在“厄爾布魯士之環”賽場上,馬舉衛與趙海永橫下一條心、挑戰不可能。
這場賽事是“國際軍事比賽—2021”中持續時間最長、危險系數最高、比賽難度最大的項目。一同從威寧走出的兩人,與隊友一起克服惡劣條件,妥善處置突發情況,最終讓五星紅旗在“歐洲之巔”高高飄揚。
賽後,趙海永、馬舉衛分別榮立一等功、二等功。“威寧兵向來不畏難,困難越大越帶勁。”馬舉衛自信地説。
爭當先鋒是威寧兵最本能的價值追求。武藝練不精,不是威寧高原兵。
2014年,為了參加第六屆“勇士競賽”國際特種兵比武,鄧招香加壓訓練,每日負重越野15公里、端槍瞄準3小時一動不動。
比武當天,面對實力強勁對手,鄧招香自信申請第一棒出戰。最先2公里跑的負重越野,他就領先500米,為後續狙擊贏得了充分時間。最終,三支中國參賽隊伍共奪得9個第一,鄧招香用鐵一樣的意志,收穫了一枚金燦燦的一等功勳章。
強軍新征程上,新一代威寧高原兵以前輩為榜樣,在新的奮鬥中留下屬於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8年底,聽着王發坤故事長大的趙海永,來到威寧自治縣高原兵預徵班,講述自己榮立一等功的心路歷程。
最難忘的是參加厄爾布魯士軍事比武,由於下雨十分濕滑,領攀自然崖壁時,趙海永腳底的石頭突然滑落,瞬間連人帶30公斤的裝備從近90度的絕壁垂直跌下。
兩次猛烈的撞擊,他頭部卡在了堅硬的石縫裏,瞬間暈厥。被隊友喚醒後,他用驚人的毅力艱難爬起,忍着劇痛和眩暈,任憑鮮血浸透迷彩,繼續攀登峭壁,為隊友開闢通道。這次“絕地反擊”,使中國軍人成為第一支登頂5642米歐洲之巔的隊伍。“當時只有一個信念,哪怕是倒下,咱威寧高原兵也要倒在終點。”趙海永説。
老兵的奮鬥歷程,如同一首首激昂的戰歌,老兵的奮鬥精神,如同一粒粒堅韌的種子,深植於每一位威寧高原兵的心中,激勵着新一代威寧高原兵接續奮鬥。
擔當越大,生命越厚重
爭擔重任是威寧高原兵最質樸的內在品質。
這個夏天,有一封家信在威寧高原兵中廣泛流傳,激勵他們勇擔重任、爭創榮譽。
“奶奶,這麼長時間裏我最牽掛的就是您,這次您的90大壽,我又不能陪在你身邊。您一直教育我‘公家的事最大’,這次我一定好好比賽、為國爭光,贏得榮譽才是最好的祝福……”這封家信是曾歡菊出國比武前寫下的。
字裏行間,是滿滿的挺膺擔當家國情懷。
對此,二等功臣吳文定也深有體會。20多年的戍邊歲月中,他先後40多次遭遇暴風雪和泥石流,13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致力非凡事業,定要非凡擔當。
翻開威寧高原兵的英雄譜,無論是勇摘“厄爾布魯士之環”的趙海永、馬舉衛,還是勇於鬥爭、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趙志軍和陳三強,在血與火、生與死、得與失的考驗面前,他們用肩扛使命的鐵血擔當,譜寫了一首首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
英雄未遠去,薪火永相傳。
8月的草海,微波粼粼、草長鶯飛,不遠處顯赫挺立在縣人武部操場的功勳榮譽墻寬闊挺拔、肅穆莊嚴。“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即將入伍的新一代威寧高原兵,在縣人武部政委張勇帶領下鄭重宣誓,一個個年輕的胸膛裏熱血澎湃。
時代銘記英雄。用威寧當地人的話説,代代相傳的威寧高原兵,是些“磨自己骨頭,礪威寧氣質”的人,和烏蒙大山一樣剛毅厚實、硬骨錚錚。(通訊員 易恢榮 記者 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