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深化兩“心”相悅機制切實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陽市深化兩“心”相悅機制切實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

2024-07-22 10:47:02  來源:貴州日報

融媒問政解民憂

——貴陽市深化兩“心”相悅機制切實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

  “相關單位行動迅速,整改後的路面乾淨平整,路過時再也不擔心被絆倒了。”7月19日,提起貴陽市花溪大道北段附近藝校立交橋下路面整改,市民李先生十分滿意。

  原來,藝校立交橋下道路此前因欄杆損壞留下數顆地釘時常絆倒行人。幾天前,為避免更多市民受害,曾被地釘絆倒的李先生向貴陽市融媒問政平台反映了該情況。

  “當時我只是抱着試一試的心態,想不到看起來很小的一件事,經貴陽市融媒問政平台轉辦後,南明區市政工程服務中心很快就進行整改。”李先生説。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要把民生小事辦到群眾心坎上,需要黨委政府久久為功、善作善成。近年來,貴陽市以市融媒體中心、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載體,以“貴陽融媒大腦”平台為技術支撐,激發“新聞+政務+服務”活力,深化兩“心”相悅工作機制,打造兩“心”相悅業務中&,探索“媒體融合、多元服務、德法共治、文明涵養”創新模式,暢通社情民意渠道、化解群眾急難愁盼,切實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

  辦好群眾身邊小事,打通群眾和政府之間的“信息壁壘”是關鍵。為了讓超過640萬群眾的聲音被聽到,有着“大數據之都”美譽的貴陽市以“貴陽融媒大腦”技術平台為支撐,積極搭建兩“心”相悅數據中&,通過“多入口接入一系統、多系統匯聚一終端”的方式,將市縣兩級融媒體中心新聞客戶端收集的新聞報料、融媒問政平台收集的群眾問題建議、新時代文明實踐雲平台收集的市民“心願單”、“爽貴陽”智慧民生服務平台收集到的群眾留言,匯聚沉澱到兩“心”相悅業務中&,打破各平台“條塊分割”的數據壁壘,形成社情民意“蓄水池”。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面對千頭萬緒的民生事,貴陽日報傳媒集團整合130余名采編、技術、運維人員在兩“心”相悅業務中&&合辦公,對中&匯聚的問題線索進行甄別、初審,再進行轉辦轉交、協調調度,努力讓群眾關心的民生事樁樁件件有落實。

  “適合新聞宣傳和輿論監督的信息,轉至融媒體中心,由市縣兩級融媒體中心以及30余家市直部門和單位融媒體分中心進行採訪報道,一方面選樹典型弘揚社會正能量,一方面開展輿論監督促進問題解決。”貴陽日報傳媒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編輯況順強説。

  與此同時,適合黨政部門協調解決的問題,轉至融媒問政平台,按照融媒問政機制轉辦到730余家一級、二級承辦單位限時辦結;適合社會力量幫助解決的問題,轉至新時代文明實踐雲平台形成“心願單”,由入駐的文明實踐隊伍“接單”提供服務;適合商業服務解決的,則轉至“爽貴陽”平台,&&平台入駐商家提供便民服務。

  2023年以來,貴陽市兩“心”相悅業務中&依託貴陽網、甲秀新聞APP、《貴陽日報》以及抖音、微信、微博、今日頭條、快手等平台賬號,累計發布全媒體稿件上萬條次,收穫主動點擊量過億次,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解決雲岩區四川巷“野廣告”整飭、花溪區福壽螺氾濫等群眾訴求46000余件,切實把人民群眾“急難愁盼”變為黨委政府“履職清單”。(記者 諶思宇)

[責任編輯:鄧嫻 劉昌餘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