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三線建設60周年丨老廠區蝶變記:昔日工業遺跡,今朝振興新景-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三線建設60周年丨老廠區蝶變記:昔日工業遺跡,今朝振興新景

2024-07-15 17:40:1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貴陽7月15日電(記者周宣妮)在貴州省六盤水市這片承載着厚重歷史與輝煌記憶的土地上,一場關於老廠區重生與復興的故事正悄然上演。

  因煤而建、因煤而興,六盤水市曾是“三線建設”時期的一顆明珠。20世紀六七十年代,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懷揣着建設祖國的夢想匯聚於此,用汗水和智慧在這片土地上建起了一座座工廠,奠定了貴州的工業發展基石。

在貴州省六盤水市鍾山區,改造後的野馬寨電廠煥然一新(無人機拍攝)。新華社發

  歲月流轉,這些見證了國家工業發展壯大的廠房逐漸變得殘舊。近年來,六盤水市積極響應國家關於工業遺産保護與再利用的號召,啟動了系列老廠區改造項目,旨在將這些承載着歷史文化底蘊的工業遺産,轉變為集文化、旅游、休閒為一體的新型城市空間。

  昔日的破舊廠房,被改造成各類博物館、文化創意園以及特色旅游景點等。這些打卡點、研學地標以及特色民宿,吸引着八方來客,更是讓許多三線建設者回到這裡,重溫舊日時光。

在貴州省六盤水市鍾山區,改造後的野馬寨電廠煥然一新(無人機拍攝)。新華社發

  時值貴州三線建設60周年,無數三線建設者們回到故土,來到年輕時奮鬥的地方,回憶往昔歲月。在六盤水市改造過後的鋼鐵老廠區內,現代化的冶煉鍛造高端設備乾淨整潔,智能化的全自動生産線高效快捷。

  “走進寬敞明亮而又現代化的廠區,我仿佛回到了自己年輕的時候,那些奮鬥的日子又浮現在眼前。”林桂梅眼中閃爍着淚光,她曾將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三線建設”。

  來自東北的林桂梅如今已78歲,1969年4月她來到貴州支援三線建設,並加入水城鋼鐵廠的煉鐵廠,親眼見證了工廠從無到有、從篳路藍縷到興旺繁盛的過程。

  看到展出的水城鋼鐵廠老廠區的舊照片,林桂梅感觸頗深:“我剛來支援三線建設的時候,這裡的鋼爐還沒建好。而當我看到第一爐鐵水出爐時,心情格外興奮和激動,當時大家都聚在這裡開慶祝大會,還一起用大紅綢扭秧歌慶祝。”

  林桂梅精心編寫的順口溜“戰高溫、奪高産、守爐餐、伴爐眠,誓為水鋼做貢獻”,更是在工友間傳唱開來。“這第一爐鐵水象徵着我們的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大家都特別振奮。”林桂梅回憶道。

在貴州省六盤水市,當地群眾正在參觀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新華社發

  如林桂梅一般的三線建設者,從大江南北趕赴貴州。86歲的丁毅曾是六枝礦務局醫院的一名醫務人員。1965年,他和妻子從蘇州趕到貴州,支援西南地區的建設,“當時六枝礦區沒有正規的醫院,江蘇省就從各個地市抽調醫務骨幹,一共有280餘人,組成一個成建制的醫院來到貴州,馬上投入工作。”

  “1969年,我們醫院完成了貴州省第一例斷肢再植手術,為推動當地整體醫療水平提升,起到了很大作用。那不僅僅是一段歲月,更像是一首恢弘交響曲的序章。”丁毅感慨地説,“為了祖國,我們必須不怕苦、不畏難,下定決心,排除萬難,爭取勝利。”

在貴州省六盤水市,學生們正在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內,了解三線建設的歷史。新華社發

  來到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館內展陳的泛黃老照片以及無數珍貴史料、展品,吸引了不少青年駐足觀看,了解那段輝煌而燦爛的歷史。巨大的蒸汽機車、東風牌卡車、龍門刨床、鋼水包等老物件上留下的時光痕跡,更是讓他們止不住地驚嘆。

  看著自己30多年前所作的一首《菩薩蠻》被收錄到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內,丁毅感慨地唸唱到,“遙想當年奔西南,三線建設高於天,渴飲山澗水,饑餐紅薯幹,煤海鏖戰急,彈指鬢霜染,接力有子女,明朝更好看。”

  “六盤水市的廠區改造項目把‘三線建設’的歷史保留得很好,不僅真實展示了當時的點點滴滴,還記錄了整個城市的發展過程。看到這些歷史被精心留存,我非常高興。這不僅是對那段歷史的尊重,更是對我們這一代人的認可。現在,我可以帶着孫子孫女來到這裡,告訴他們,爺爺年輕時的故事。”丁毅説。

  六盤水市“三線建設”老廠區的華麗轉身,不僅是對工業遺産的一次成功保護與再利用,更是對那段光輝歲月的深情致敬。在這裡,昔日的工業遺跡舊貌換新顏,鄉愁與美景交織成一幅幅動人的畫卷。

[責任編輯:王雪松 鄧嫻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