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黔中大地文化景象繁盛。
貴州出品、講述銅仁萬山蝶變故事的28集電視劇《沸騰的群山》正在央視熱播,7月2日首播收視率居後黃金時段排行榜榜首;7月9日至10日,《天蟬地儺》在深圳保利劇院連續上演兩場,觀眾反響熱烈;山鄉巨變——中國式現代化的貴州實踐·全國音樂名家采風新創歌曲將於7月19日在北京首發;6月24日,貴州紀錄片《這一站,貴州》《敘非遺》亮相法國陽光紀錄片節,備受好評……
2023年12月15日召開的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要求,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依託我省紅色文化、民族文化、陽明文化、歷史文化等豐富文化資源,以科技賦能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文化産業高質量發展、文旅融合,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充分展現文化資源魅力,為建設多彩貴州文化強省提供重要支撐。
按照會議要求,我省依託紅色文化重點建設、陽明文化轉化運用、民族文化傳承弘揚、屯堡文化等歷史文化研究推廣等豐富文化資源,從科技賦能充分展現文化資源魅力到創新場景持續掌握流量密碼,再到潛心創作讓精品文化走出去,全省文藝工作者勇擔新時代的文化使命,擦亮多彩貴州文化招牌,推動多彩貴州文化強省建設,不斷奏響文化建設華美樂章。
科技助力 展示文化魅力
“‘紅飄帶’讓我真切感受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這個夏天,到貴陽避暑的一大重頭戲便是走進紅色文化場館,感悟波瀾壯闊的紅色篇章。廣東游客張馨入黔首站便走進貴陽長征數字科技藝術館“紅飄帶”參觀,在她看來,紅色故事與現代科技的深度融合讓長征的偉大變得可感可知。
作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的標誌性、引領性工程,“紅飄帶”劇目以“紅色文化+科技呈現”帶來震撼心靈的參觀體驗,成為貴州在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探索出的創新舉措。
在遵義,大型長征文化沉浸式演藝劇目《偉大轉折》,亦是貴州以科技賦能紅色文旅的新嘗試。該劇目以科技為突破口,以蒙太奇的手法使整個劇場呈現出震撼環幕效果。江蘇游客王瑋&&,觀看演出後深深感受到長征的艱難和當下生活的來之不易。
貴州偉大轉折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冉義斌介紹,觀眾席瀑布水效裝置等8項科技正在申報專利,科技賦能激發紅色文化的感染力,展現紅色文化的傳播力。
“用數字技術賦能文化IP。”貴州原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偉來貴陽創業7年,2023年,該公司投資2000多萬元,打造了全省首個裸眼3D全沉浸式文化演藝IP——“原族貴州”第一季“尋根之旅”,後續還將推出“陽明悟道、夜郎奇妙記、蝴蝶媽媽”等篇章,以數字人英招、應龍為主角主線,飛越黃果樹瀑布、萬峰林、梵凈山、西江千戶苗寨等系列著名景點景區和自然保護區,用虛擬+現實相結合的數字技術展示多彩貴州的人文、自然、科技和生態之美。
除了通過新技術讓演藝更炫酷、可感知外,貴州運用新技術對非物質文化遺産、古籍圖書等進行數字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數字記錄的優秀成果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一。
創新融合 激活流量密碼
7月5日,“村奧會”在榕江“村超”綠茵場上開幕,來自法國、塞爾維亞、新西蘭等外國友人組成的方陣,向現場觀眾和億萬網友表演法國大小輪雜技、塞爾維亞科洛圈舞、科特迪瓦燙腳舞等特色節目。
“村超”持續火爆出圈,精彩賽事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球迷和游客奔赴榕江。2024年新賽季開賽後,各村代表隊身着民族盛裝,肩挑糯米飯、腌魚、牛癟等特産,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由村民組成的“啦啦隊”更是讓極具特色的侗族大歌、苗族蘆笙舞、民族服飾等展現在觀眾眼前,颳起最“炫”民族風。
數據顯示,2023年,“村超”單場最高上座人數超6萬,全網瀏覽量超580億次,吸引超519萬人次的游客,帶來近60億元的旅游收入。榕江縣委副書記、縣長徐勃&&,以“村超”為&&,將傳統文化、紅色文化、民族文化注入“體育+旅游”中,既展現了榕江縣特色民族文化的魅力風采和十足活力,又推動了榕江縣文旅産業化發展,實現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村BA”迎來出圈的第三個年頭。今年,&江籃球場賽事不斷,NBA球星丹尼·格林等國際球星飛赴現場一展球技,蕭敬騰、劉畊宏、周深等文藝明星助陣演出,與苗族文化深度融合的“村BA”,熱度不減,關注更高。
今年,貴陽接連舉辦“‘娛’在貴陽·民族團結巡游大聯歡”“2024貴州民族大聯歡·盛夏狂歡”兩場盛大活動,全省各民族文化輪番展示,多彩文化顏值爆表。
借民族文化之力,貴州持續推動其與旅游、體育、生態等融合,開創多維立體的文旅新場景,讓這方山水好戲連&,流量不斷增長,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成果更加顯現。
創作繁榮 精品佳作不斷
“貴州文化充滿神秘感,侗族大歌和儺戲真好。”7月9日至10日,貴州精品劇目《天蟬地儺》在深圳保利劇院連續上演兩場。觀眾李奕&&,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貴州少數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已經迫不及待想去貴州旅游。
《天蟬地儺》以貴州古老悠久的儺文化和侗族音樂文化等原生態藝術為創作素材,演繹了一段優美動人、撼人心魄的淒美愛情故事。自2009年首演以來,曾在北京、上海、廣州等10余個大城市巡演、駐演。此次大灣區巡演,將在廣州、惠州、澳門等地連續上演10余場。
深入挖掘傳承陽明文化,擦亮貴州陽明心學誕生地文化名片。5月初,貴州原創大型歷史話劇《此心光明》在廣西演出大受歡迎。該劇於2017年首演至今,已為全國近10萬觀眾送上200場精彩演出。
同月,貴州省文藝精品創作扶持重點項目,貴州原創歌劇《王陽明》在北京中央歌劇院舞&完成首輪3場演出,座無虛席,好評如潮。
繼北京、天津、鄭州等地巡演之後,6月初,入選2024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的貴州京劇院新編歷史京劇《陽明悟道》第二輪全國巡演,相繼走進南京、杭州、無錫等地,演出所到之處收穫一片讚譽。
繼去年電視劇《丁寶楨》《大道薪火》在央視熱播後,目前,貴州出品的28集電視劇《沸騰的群山》再登央視電視劇頻道,該劇用紀實手法講述了萬山區從資源枯竭到各産業協同發展的蝶變,首播即登頂後黃金時段排行榜,成為口碑好劇。
當下,貴州正圍繞“四大文化工程”9大方面128項重點工作集中發力,全面提升思想引領力、輿論影響力、文明塑造力、文化競爭力,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推出更多具有貴州特色、全國知名的文化精品、文化品牌。(記者 趙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