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個腳印幹出一片天地 大學生“牛倌”的幸福“牛事”-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一步一個腳印幹出一片天地 大學生“牛倌”的幸福“牛事”

2024-07-14 11:22:56  來源:貴州日報

  仲夏時節,剛剛下過雨的荔波縣玉屏街道水利村,遠處的山嶺雲霧繚繞,宛如一幅水墨畫。

  早上7點,羅遵吉披上衣服,穿上水鞋,像往常一樣鑽進牛棚,添草、拌料……有條不紊地給牛張羅“早餐”,聽着牛哞哞的叫聲,他臉上溢滿幸福的笑容:“看著它們吃飽,我心裏很踏實。”

  選擇從城市回家鄉創業,不僅是出於對故土和家人的思念,更是因為找到了致富的好門路。“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家鄉有着深厚的感情。2019年從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後,我就打定主意回鄉創業。之前父母一直在養牛,我也挺喜歡這行。一番調研之後,發現家鄉發展養殖業的條件不錯,可以好好做做‘牛文章’。”羅遵吉説。

  創業之初,羅遵吉面臨很多挑戰,錢從哪來?如何養好?銷售渠道在哪?

  經過參加致富帶頭人培訓和到多地學習考察,羅遵吉選擇了“以短養長”的養殖模式,養牛需要較長周期,養雞可以短時間回籠資金。他向縣就業局申請了創業貼息貸款,拿到啟動資金後,選址、搭棚、買料、種草……風風火火幹了起來。

  “最初我只養了9頭本地小黃牛,畜舍也只修建了300平方米左右,每天起早貪黑地幹,到現在已經有46頭牛、500隻雞、20頭豬,慢慢見到成效。”羅遵吉説,後來兩年多的時間裏,他細心觀察牛的生活習性、生長特點,向有經驗的“老把式”學習,摸索積累出了一套飼養、配種、接産、保犢、防疫、治病的科學養牛方法。

  為了記錄自己的創業歷程,羅遵吉學着拍起了短視頻,通過各個&&傳播引來不少關注。他順勢開啟視頻和直播帶貨,産品品質得到眾多粉絲的認可與支持。

  看到羅遵吉的牛養得不錯,村民們紛紛上門請教,他都熱心分享自己的經驗。在他的示範帶動下,周邊不少農戶從過去的“觀望者”變成了“參與者”。

  2021年12月,在眾鄉鄰支持下,羅遵吉當選玉屏街道水利村村委會副主任。一邊是鄉親們的信任,一邊是水利村平地少且貧瘠的現狀,如何帶領大夥過上更好的生活?羅遵吉的選擇是積極發展優勢産業,通過合作社建起100畝林下板藍根示範基地,帶動200餘人就業。

  既要埋頭苦幹,也要開闊視野,2023年,在荔波縣農業農村局的推薦下,羅遵吉參加了西北農林大學“頭雁”培育項目,開展為期一年的定制化、體驗式、孵化型培育。

  “參加了‘頭雁’培育項目之後,我深感受益匪淺。對自己的職業能力和個人發展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同時也明白了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實現自我突破。”羅遵吉説。

  從回鄉搞養殖,到創辦農業企業,再到當選村委會副主任,羅遵吉一步一個腳印幹出了一片天地,先後榮獲2023年度“黔南州優秀團幹部”、2024年度“荔波縣勞動模範”等榮譽。

  讓青春力量在田間地頭“乘風破浪”,羅遵吉的創業故事只是一個縮影,在貴州,還有更多的大學生回鄉創業扎根基層,正在廣袤鄉村實現着自己的理想與抱負。(記者 張雲開)

[責任編輯:王雪松 黃勇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