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困牛山紅色資源 加強新時代黨性教育-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用好困牛山紅色資源 加強新時代黨性教育

2024-07-09 09:05:40  來源:貴州日報

  7月6日,由貴州省黨建研究會和新華社貴州分社主辦的“用好困牛山紅色資源,加強新時代黨性教育”座談會在石阡縣委黨校召開。

  為更好發揮紅色資源的教育功能,增強黨性教育的新活力、新魅力,會議邀請來自中央黨校及貴州省內外從事黨性教育、紅色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就相關話題進行廣泛交流討論。會前,與會代表實地參觀了紅軍長征在石阡陳列館、紅二六軍團總指揮部舊址、甘溪紅軍戰鬥遺址、困牛山紅軍壯舉展陳中心,向犧牲在困牛山的紅軍烈士敬獻花籃,開展情景教學《一封紅家書》,聆聽微黨課《信念如山》,觀看舞&劇《魂鑄困牛山》。

  1934年8月初,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9700餘人作為紅軍長征先遣隊,從湘贛蘇區出發,一路與圍追之敵血戰進入貴州。10月16日,為掩護紅六軍團主力順利突圍,紅52團被敵逼到石阡縣困牛山。戰鬥中,紅52團紅軍戰士寧死不做俘虜,寧死不願誤傷被敵軍裹挾走在前面的老百姓,毅然砸斷槍支集體跳崖,完成了軍團首長賦予的阻敵斷後戰鬥任務,使紅六軍團突出重圍絕處逢生,譜寫了一曲“絕對忠誠、信念堅定、勇於犧牲、赤誠為民”的英雄壯歌,成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寶貴紅色資源。

  會議對挖掘用好紅色資源,廣泛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黨員幹部黨性教育,提出了具體的實施路徑:深入開展困牛山紅色資源專項調查、科學保護,用心用情深入挖掘和系統研究紅色資源,精心打造黨性教育精品課程,生動傳播紅色文化,逐步推出一批以困牛山為重要節點的黨性教育現場教學線路,讓珍貴而獨特的紅色資源活起來,走進黨員幹部心中,從感動一陣子轉化為銘記一輩子,使其煥發出新的精神力量和時代光芒,努力打造全國知名的黨性教育品牌。

  從20世紀60年代起,石阡縣委、縣政府一屆接一屆、幹部群眾一代傳一代,深挖紅軍長征在石阡的戰鬥史實,加強甘溪、困牛山紅軍戰鬥遺址、紅二六軍團總指揮部舊址等革命遺址遺跡保護建設,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加強黨性教育,凝聚幹群力量齊心戰貧困、促鄉村振興、共建美麗石阡。

  銅仁市先後建成石阡困牛山戰鬥遺址、周逸群故居陳列館、楓香溪會議會址等黨性教育現場教學點38個,通過專題教學、現場體驗、案例探討等方式,推動紅色資源轉化為黨性教育課程,賡續紅色血脈,凝心聚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記者 朱邪 劉煜妤)

[責任編輯:吳雨 王雪松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