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我省多地持續遭受強降雨天氣。全省農業農村系統第一時間派出15個專家組奔赴受災地區,指導農戶及時做好防汛減災工作,努力將損失降到最低。
“強降雨後要及時排水施肥,搶晴噴施防治藥劑,做好白葉枯病預防。”6月23日,在修文縣春海農機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省農業農村廳專家針對當前強降雨天氣給出了病蟲害防治建議。
“受雨水影響,林下竹蓀和大球蓋菇種植畦設置要科學合理,要起高廂栽培,廂面瓦背形順坡向排列,廂面兩側深挖排水溝,使排水暢通,無積水。”貴安新區湖潮鄉磊莊村竹蓀種植基地受到強降雨影響,許多地塊水澇災害凸顯。省食用菌産業體系病蟲害防控功能實驗室成員快速趕赴現場指導作業。
面對水稻受災情況,6月24日,貴州省水稻産業技術體系專家赴觀山湖區百花湖鎮指導:“要挖好排水溝,早清淤泥。還要注意施提苗肥,促進水稻分蘗,要加強‘兩遷’害蟲的預防……”
為發揮好省辣椒産業技術體系在應急響應、防災減災中的積極作用,6月24日,首席科學家吳康雲赴石阡縣花橋鎮冷水壩村辣椒基地,指導椒農開展理溝排水、扶正植株、整枝打杈、追施磷鉀肥、病蟲害防控等雨後田間管理工作。
6月25日,省蔬菜産業體系文林宏研究員與省果蔬站專家張紹剛到黃平縣舊州鎮蔬菜基地指導防汛減災工作。“大家一定要及時清理廂溝積水,天氣轉晴後及時針對蔬菜易發病蟲害噴藥防治。”文林宏向農民講解。
“本月,我們及時組織15個專家組奔赴一線,開展防汛抗災救災工作。辣椒、蔬菜、玉米、食用菌等産業技術體系統籌調度、加強分類指導,針對在田作物,及時消除滯澇,恢復作物生長環境;針對受災畜禽,積極防範疫病,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省農業科技發展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記者 鄧鉞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