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整理髮布政策服務清單拓寬青年就業創業渠道
快來,跟着“指南”找好工作
近日,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整理髮布2024年貴州省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政策服務清單,內容分為個人篇和企業篇,涵蓋基層就業、鼓勵支持自主創業、支持靈活就業、能力提升幫扶、就業困難幫扶政策、鼓勵企業吸納就業,服務清單中不僅將各項政策內容分別列出,註明文件依據,而且明確申報條件、申報流程、申報材料、申報渠道、諮詢電話等信息。
基層就業政策中規定,對縣級基層事業單位正高級專業技術崗位、鄉鎮事業單位副高和正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實行“即評即聘”;對長期在基層一線工作或作出重要貢獻的基層專業技術人才,可破格晉陞職稱等級;在中小學系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評審條件中,實行省市和縣鄉基層一線教師的申報評審條件分類,科學客觀評價基層教師業績水平。每年公務員四級聯考,10%-15%考錄計劃面向基層項目人員定向招錄;省、市、縣級所屬事業單位面向2024年度高校畢業生招聘的崗位應不少於崗位計劃數的20%,同時拿出一定數量的崗位招聘具有2年以上的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基層服務項目人員在基層服務年限計算為工齡,其參加工作時間按其到基層服務並繳納養老保險起算。建立原邊遠貧困和民族地區鄉鎮(不含市縣區政府所在地)事業單位緊(短)缺專業人才聘用機制,在核定的編制限額內,對具有緊(短)缺專業本科學歷並簽訂在原邊遠貧困和民族地區鄉鎮服務5年以上協議的優秀畢業生,可由用人單位考核考察後直接聘用,報上級職能部門完善手續納入事業單位人員管理。
鼓勵支持自主創業,為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發放自主創業補貼和創業場所租賃補貼,對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且所辦企業或個體工商戶自工商登記註冊之日起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離校5年內高校畢業生(含出國〈境〉留學回國人員),按規定給予一次性5000元創業補貼。其中,高校畢業生到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産業領辦、創辦農業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隊伍,重點圍繞農村經紀人、農産品流通、農業種植養殖、科研及深加工等領域創業,按規定給予一次性10000元創業補貼。對租用符合規劃、安全和環保要求的經營場地創業,並且未享受場所租賃費用減免的高校畢業生,給予每月500元場租補貼,對實際月租金低於500元的,據實補貼,每一個創業扶持對象只能享受累計不超過3年。同時,提供個人創業擔保貸款,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可按規定申請不超過3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創業借款人合夥創業的,可根據合夥創業人數適當提高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符合條件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額度上限之和的110%、且不超過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額度上限。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創業孵化基地方面,政府投資開發的創業載體安排30%左右的場地,免費向高校畢業生創業者提供不少於2年的支持。
能力提升幫扶政策則包括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馬蘭花”計劃、個人證書直補和青年就業見習計劃,進一步幫助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提高就業擇業能力。
支持高校畢業生從事多種形式的靈活就業,對畢業年度和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後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按不超過以全省上年度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100%為繳費基數繳費的2/3給予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
就業困難的高校畢業生可申請一次性求職補貼,具體規定為:對省內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在畢業年度有就業創業意願並積極求職創業的就業困難應屆畢業生,一次性給予每人1500元的求職補貼。補貼對象包括貴州籍城鎮零就業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脫貧家庭、享受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待遇、在校期間申請並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父母雙方(單方)持《殘疾人證》且全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或本人持《殘疾人證》、孤兒等7類困難畢業生,以及外省籍在黔就讀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在校期間申請並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等2類困難畢業生。主要用於補助畢業生在求職創業過程中的相關費用,緩解畢業生求職創業費用壓力。
此外,鼓勵企業吸納就業政策包含社會保險補貼、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就業見習補貼,鼓勵企業積極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提供崗位,助力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盡快實現就業。(記者 韋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