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工匠精神 點燃成才之光
——寫在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圓滿閉幕之際

閉幕式現場。記者 鄭宇瀟 攝
“未來,我將繼續傳播茶文化,同時把茶藝帶入鄉村,開展特色培訓,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在茶藝項目獲得優勝獎後,貴州選手馮丹麗説。
馮丹麗是貴州丹心致繪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級茶藝師,在本屆大賽舞&上負責展示茶藝技能,她希望能有更多人通過這次展示關注貴州茶,愛上貴州茶。
5月10日,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在貴陽圓滿落幕。大賽11個項目共計決出22金44銀66銅,其中,貴州共獲得3枚金牌、8枚銀牌、5枚銅牌,團體排名全國第二。
大賽成功舉辦,一方面繼續釋放該賽事在全國範圍的品牌效應,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相關領域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另一方面將激發全省鄉村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進程中施展才幹、建功立業,為貴州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注入強勁人才動力。
用心辦賽 讓參與者感受熱情與溫度
“您好!請問有什麼可以幫您?”5月8日,走進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登錄大廳,志願者胡國慶微笑着詢問前來諮詢的觀摩人員。
胡國慶是大賽場館志願者服務台組組長,是一名來自貴陽職業技術學院的大二學生。今年4月,學校根據大賽組委會安排,號召學生們參與大賽志願服務工作。胡國慶認為,這是一次增加閱歷、提升能力的好機會,毫不猶豫報了名。
入選後,胡國慶和同伴們一起,接受了志願服務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接待禮儀、賽事場館分佈、大賽概況和鄉村振興的相關知識。”胡國慶説。
為做好大賽接待工作,組委會從2所貴陽市屬職業院校招募並培訓了350名青年志願者,分別在“一場三站”、酒店、比賽場館等地開展線路引導、信息諮詢等服務。
此次大賽是貴州第一次承辦全國性職業技能大賽,也是貴州承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職業技能競賽。確定在貴陽舉辦以來,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經驗不足的實際情況,貴州積極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爭取指導支持。兩部相關職能部門多次到貴州對各項籌備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給予有力指導,使籌備工作有力有序推進。
圍繞“簡潔、綠色、安全、特色”的辦賽要求,貴州還成立分管副省長為主任、23個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大賽執委會,多次研究部署大賽籌辦工作,並建立起方便、快捷、高效的溝通聯絡和工作調度機制。
作為大賽的承辦方、東道主和參與者,貴州構建“前端服務+後&指揮+定點保障”的調度體系,組建1000餘人的服務保障團隊,在綜合協調、活動保障、賽務保障、展演保障、後勤保障、宣傳保障、市場推廣、接待服務方面,盡最大努力讓參與者感受多彩貴州的熱情和溫度。
“從專業性來講,比賽場館佈置十分合理,整個比賽過程非常順利。”來自河北的農機修理項目(職工組)參賽選手田臻説,東道主以充分的賽事準備工作為他的首次貴州行增添了融融暖意。
用情參賽 賽精湛技藝展技能風采
養老護理項目賽場上,由真人扮演的老人躺在床上,選手們為其進行輪椅轉移等操作;在砌築項目賽場,選手們在8小時內獨立按設計圖紙完成作品;在汽車維修項目賽場,選手們查找故障或排除故障,再給出維修方案……
5月8日至9日,本屆大賽各位選手同&競技、各展所長,在技能成才的廣闊舞&上展示精湛技藝,展現技能風采。
貴州派出22位選手參賽,共獲得3枚金牌、8枚銀牌、5枚銅牌、4個優勝獎,團體排名全國第二。
其中,貴陽市選派的4名選手全部獲獎——餐廳服務職工組選手張國艷獲得1枚金牌,美發學生組選手林燕獲得1枚銀牌,電工職工組選手程超獲得1枚銅牌,茶藝職工組選手馮丹麗獲得優勝獎。
選手們在賽場上揮灑汗水、大顯身手,用實際行動證明——苦練技藝、掌握精湛技能,在平凡崗位上也能幹出不平凡的業績。
在養老護理項目,來自貴州護理職業技術學院的貴州選手陳惜睿獲得了學生組銅牌。為在比賽中發揮出最好的水平,她備賽期間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好覺。“在備賽的一個月時間裏,我幾乎都是從早上8點練習到凌晨2點。”陳惜睿説。
在中式面點項目,貴州食品工程職業學院學生康進摘得學生組一枚銅牌。在康進的雙手上,大小刀疤有二十多處——這是他為了練習食材雕刻留下的。“學校每天都要統一關燈,我就打着手電筒練,燈不夠亮,雕刻刀劃破手指是家常便飯。”康進説。
…………
激勵廣大鄉村勞動者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要在全社會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本屆大賽上,參賽選手們背後付出的艱辛無不體現着“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工匠精神,必將為鄉村振興的磅礡發展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搭建&& 培養鄉村振興人才
鄉村工匠在鄉村産業發展、文化傳承、促進就業增收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他們通過傳承優秀傳統技能技藝、培訓帶動更多群眾參與鄉村特色産業發展,服務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在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1號館,鄉村工匠技能技藝展示交流活動與賽事同步進行,全國各地的鄉村工匠名師在這裡大展“絕活”。來自江蘇省鹽城市的國家級非遺大豐瓷刻代表性傳承人陳銀付用金剛刀在瓷器上,一點一點敲出精美的圖案。
陳銀付説,活動為鄉村工匠名師們提供了一個十分便利的交流&&,“全國最優秀的鄉村工匠名師都帶着作品來到這裡,使我們得以在短時間內互相交流,這機會非常難得。”
大賽不僅為鄉村工匠搭建展示技藝及交流溝通的&&,還是鄉村振興人才培養的催化劑。
技能是立身之本,也是就業之基,大賽能帶動勞動型人才向技能型人才轉變,提升群眾就業創業能力,為助推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汽車維修項目裁判員陶春成是內蒙古環成技工學校的一名汽修教師,他的兩位學生也參加了此次大賽汽修項目比賽。
“國賽引領了行業水平,對行業未來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陶春成説,這樣高規格的職業技能競賽,對學生來説是一次寶貴的學習交流機會,“這是他們在書本上學不到的。”
陶春成認為,大賽能夠激勵大家在技能成才、技能就業、技能報國之路上越走越遠。
這場以鄉村振興為主題的大賽,是立足國家重大戰略部署、適應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舉辦的國家級專項職業技能賽事;為廣大鄉村勞動者成長成才創造條件、搭建&&,激發他們在鄉村振興進程中大顯身手,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記者 羅亮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