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人大代表、安順市委書記楊昌鵬。
新華網貴陽1月29日電 2024年貴州省兩會期間,就貴州航空産業城建設,新華網專訪了貴州省人大代表、安順市委書記楊昌鵬。
新華網:安順市謀劃提出建設貴州航空産業城是基於什麼背景?有哪些比較優勢?
楊昌鵬:航空産業是國家戰略性支柱産業,是國家安全和大國地位的重要戰略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航空工業發展。2022年1月,國務院&&新國發2號文件,明確“支持貴州以裝備製造及維修服務為重點的航空航天産業發展”“支持貴州布局建設關鍵零部件、關鍵材料、關鍵設備等産業備份基地”。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大力提升高端裝備、航空航天等産業競爭力。
我們認真貫徹中央重大戰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主動服務和積極融入國家戰略,在2022年上半年用2個多月的時間對在安航空企業開展“穿透式”調研,與企業負責人、航空領域專家多次座談交流,全面摸清、深入分析安順航空産業的發展基礎和比較優勢,結合航空産業發展趨勢和中航工業集團幫扶機遇,謀劃提出建設航空産業城的設想,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和有關省領導的高度肯定,以及中航工業集團和省直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
圖為貴州航空産業城安順航空配套製造産業園。新華網發(戴勝信 攝)
通過開展“穿透式”調研,我們找準了比較優勢,主要有:
一是航空産業體系較為完備。“三線”建設時期,國家將研製、生産航空武器裝備的基地管理機關及其下屬主體工廠布局在安順,使安順成為當時全國航空工業體系最完整的戰備基地。經過50餘年的發展和積澱,安順航空産業不斷發展壯大,集聚起以貴飛等為代表的60余家航空航天及裝備製造企業,形成了從研發到製造的航空産業全産業鏈生産體系,具有全省最為完備的航空産業體系,權威機構研究細分的航空産業鏈六大板塊,安順都有很好的基礎和優勢。
二是具備整機研製生産能力。全國能生産汽車的地方比比皆是,但能生産飛機的為數不多。我國主要有9大飛機製造基地,貴飛就是其中之一,也是貴州省唯一的航空主機企業。當前,中航工業集團正在加快調整優化産業布局,貴飛全面融入成飛産業集團,安順將形成飛機整機、高端航空裝備大部件、服務保障三大支柱性業務良性發展的格局。
三是鍛鑄産業處於行業領先。鍛鑄造産業是航空裝備製造的基礎性産業。安大是從事鍛件生産的專業化企業,在航空環鍛件、盤鍛件領域市場規模佔比較大。安吉是中航工業集團下屬唯一的專業化鑄造企業,以鈦、鋁、高溫合金為核心,具備計算機模擬、模具設計製造、鑄件緻密化處理、理化檢測和鑄件機械深加工等綜合能力。
四是擁有航空産業發展&&。民用航空産業和通用航空産業未來的市場規模巨大,將迎來“井噴式”發展。基於相對完整的航空科研生産體系和獨特地理位置、良好空域條件,安順市獲批民用航空産業國家高技術産業基地,是全國4個專業型民用航空國家高技術産業基地之一,又是全國首批26個通用航空産業綜合示範區之一,為建設貴州航空産業城提供了發展&&。
圖為安大航空鍛造産業園。(安大公司供圖)
新華網:安順市謀劃提出建設貴州航空産業城以來,採取了哪些做法?取得了哪些成效?
楊昌鵬:一年多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徐麟書記、炳軍省長等省領導的指示要求,在省直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成立領導小組和指揮部,全力推進各項工作,貴州航空産業城建設取得初步成效。2023年,全市航空裝備製造業完成規上工業總産值127.51億元、佔規上工業總産值的29.4%,實現稅收5.94億元、增長134.8%。我們重點抓了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規劃編制。在中航工業集團的關心支持下,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圍繞國家戰略和航空産業發展趨勢,立足貴州航空産業比較優勢,編制了貴州航空産業城總體發展規劃,明確了“一核兩翼三融”的産業體系和“三中心、九園區、三基地”的功能布局,2023年5月省政府批復同意規劃,並&&30條支持政策。貴州航空産業城的建設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的充分肯定,認為把握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機遇,適應了航空産業發展的大勢,發揮了貴州良好産業基礎的優勢,必將引領貴州航空産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是爭取戰略合作。高標準建設貴州航空産業城,必須加強與航空産業巨頭的戰略合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徐麟書記、炳軍省長和吳強常務副省長、錫文副省長等省領導的親自關心推動下,貴州航空産業城建設得到中航工業集團、中國商飛、中國航發的大力支持,戰略合作取得重大進展。中航工業集團明確全力支持貴州航空産業城建設,中國商飛明確支持在安航空企業參與國産商用飛機新型號、新部件等研發合作,將2024年供應商培育大會放在貴州召開。中國航發明確黎陽動力對平壩等地資源進行恢復改造,建設航空發動機生産製造及維修保障基地。與三大航空産業巨頭的戰略合作,為高質量建設貴州航空産業城奠定了堅實基礎。
圖為貴飛公司飛機總裝車間。(貴飛公司供圖)
三是加快項目建設。按照航空産業發展規劃和産業鏈配套需求,謀劃儲備項目213個、總投資1530億元,其中航空裝備製造類項目161個、總投資1025億元、佔67%。2023年,在建項目97個、總投資297.33億元,完成投資83.04億元、佔年度預期投資的100.6%,安吉一期、發動機零部件製造提能擴産等13個項目基本建成投用。謀劃儲備2024年擬開工項目41個、總投資117.66億元。申報2024年新增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89個、總投資246.79億元。
四是開展産業招商。聚焦總裝集成、設計研發、原材料、配套製造、核心系統等航空産業五大板塊,制定“一圖三清單”,&&航空産業專項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獎勵辦法,按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8個區域組建招商隊,全面開展對外宣傳推介和招商引資。截至目前,市四大班子主要負責同志帶隊外出開展招商26次、拜訪企業155家,成功引進江蘇新揚傾轉旋翼無人機、上海速威高溫合金及耐蝕合金、成都鴻俠飛機發動機零部件、江蘇豪然航空航天鋁合金等航空裝備製造類項目55個、總投資96.41億元,實際到位資金40.52億元,全市規上航空裝備製造企業達62家。
五是強化要素保障。圍繞省30條支持政策,逐條細化落實措施,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規劃2萬畝土地,保障貴州航空産業城建設用地需求。發揮5億元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的撬動作用,創新採取“基金+”模式,組建航空産業引導母基金,目前已投資航新科技和安大二期項目;積極與黔晟國資、金控集團溝通對接,與國開行、建行、工行、農行等金融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多渠道爭取資金支持。制定21條專項人才政策,引進航空專業人才341人;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簽訂合作協議,與中北大學創辦中北大學(貴州)航空産業研究院,邀請航空領域院士、領軍人才到安順考察指導,強化智力支持。
圖為貴飛公司生産線。(安順經開區供圖)
新華網:高質量推進貴州航空産業城建設,安順市下一步是如何打算呢?
楊昌鵬: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貴州航空産業城建設,徐麟書記今年1月12日專程到我市調研貴州航空産業城建設情況,強調“要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加快建設貴州航空産業城,全力打造全國重要的産業備份基地”。李炳軍省長在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大力推進貴州航空産業城建設。安順將堅決扛起貴州航空産業城建設的重大歷史使命,加快推進貴州航空産業城建設,在主動服務國家戰略中作出安順貢獻,在積極融入國家戰略中贏得自身發展。
一是堅持規劃引領,推動産城融合。我們將強化規劃引領,堅持以産促城、以城興産、産城融合,促進城市功能布局與航空産業耦合發展,實現産業與城市跨越式發展。按照功能布局引導航空産業組團式、集約化發展,推動航空産業從零星分散向集群發展轉變,加快構建良好的産業生態。完善市縣兩級城市建設規劃,推動航空産業與區域經濟深度融合,以航空産業的發展促進區域産業升級、城市功能完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升,以城市建設反哺航空産業發展,形成産城融合發展新格局。
二是堅持高位推動,深化戰略合作。我們將加強與航空産業巨頭的匯報對接,積極爭取全方位、多層次的支持。深入用好中航工業集團定點幫扶安順機遇,爭取集團將幫扶重點聚焦到航空産業上來,投入更多資源支持幫助貴州航空産業城建設。全面加強與中國商飛合作,清單化、項目化推進已確定事項落地實施,以承辦中國商飛供應商培育大會為契機,精準引進一批中國商飛供應鏈企業落戶貴州航空産業城。加強與中國航發匯報對接,依託黎陽動力利用留存廠房與設備設施,積極引入配套製造企業,加快推動航空發動機製造産業園建設。
鳥瞰中航貴飛公司。(貴飛公司供圖)
三是堅持項目為王,做實産業支撐。我們將緊緊圍繞謀劃儲備的航空産業城項目,全面梳理近期、中期、遠期的項目建設需求,聚焦項目效益和速度,堅持開工快幹、開放大幹,健全重大項目推進調度機制和跟蹤機制,全力推動項目早落地、早建設,早投産、早達效。緊緊圍繞國家和省政策導向、航空産業發展趨勢,強化市場意識和産業思維,做好項目謀劃工作,動態完善貴州航空産業城建設項目庫,確保形成謀劃一批、儲備一批、在建一批、投産一批的梯次滾動發展格局。
四是堅持市場思維,開展精準招商。我們將大力實施“築巢行動”,加快推進貴州航空産業城基礎設施建設,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增強園區産業承載能力,引導龍頭企業和優質資源向園區集中。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提升“貴人服務”品牌,把為企業服務貫穿到項目建設全周期、全過程。完善“一圖三清單”,聚焦補鏈、強鏈、延鏈,鎖定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等航空産業重點區域,全面開展對外宣傳推介和招商引資,引進更多上下游企業在安落地。
五是堅持多措並舉,強化要素保障。我們將學習借鑒合肥模式、蘇州模式,採取基金招商、股權財政等方式,統籌省級支持航空産業城建設專項資金和其他上級資金,以及安順市“3個80%”模式自身籌集的財政增量資金,以資本引入産業,推動航空産業做大做強。緊跟航空産業項目用地需求,堅持集約高效原則,制定分期供地計劃,切實保障項目建設用地。宣傳好、落實好貴州航空産業城專項人才政策,打通校地企溝通渠道,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參與到貴州航空産業城建設。建立航空産業專家智庫,聘請有關領域專家作為航空産業發展顧問,為貴州航空産業城建設提供政策諮詢、技術支撐、智力支持。
貴州航空産業城建設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們堅信,有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有中航工業集團、中國商飛、中國航發的大力支持,有省委融辦、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工信廳、省自然資源廳等省直部門的幫助指導,貴州航空産業城一定能夠“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一定能夠為我國航空産業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