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機關服務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項目開展現場評比——
塑造“貴州品牌” 貢獻“貴州方案”
“為加快建設特色科技強省,省委辦公廳創新建立政策鏈、創新鏈、轉化鏈、産業鏈‘四鏈協同’服務機制,推動全省科技創新工作取得較好成效……”12月5日上午,貴州警察學院南區警務訓練大樓二樓教室氣氛熱烈,2023年度省級機關服務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項目現場評比正有序進行。
現場,省委辦公廳建立“四鏈協同”服務工作機制,全力助推建設特色科技強省、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取得的創新舉措及成效,贏得評委陣陣掌聲。
這是創新項目評比賽場,也是工作盤點現場。
我省省級機關創新項目評選工作已連續開展16年,旨在激勵引導省直各單位在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方法手段上不斷探索實踐,着力解決工作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深層次問題。近5年來,已形成601個改革創新項目,走在全國前列。在省級機關推動形成了支持創新、投入創新、參與創新、推動創新的良好氛圍。
銳意創新 將試點與項目深度融合
比措施創新、話經驗做法、曬工作成效。
今年的省級機關服務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項目現場評比歷時6天,分為黨群部門、政府部門、省政府直屬事業單位、省直其他單位四個類別6個組,136個單位所申報的135個項目(含一個聯合申報項目)同&PK。
“今年,我們首次嘗試把創新項目評選工作與‘一年一創新’有機結合,從年初部署到年中調度再到年底考評,實行全過程管理,與往年相比,方向更明確、亮點更足,集中展示了全省各方面深化改革創新的豐碩成果。”省直機關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我省將實施“一年一創新”“一市一示範”“一縣一試點”改革創新試點作為貴州改革公共品牌進行打造,鼓勵多做創新性探索、多出制度性成果,為高質量建設西部大開發綜合改革示範區發揮先導和突破作用。省直考核辦與省委改革辦銳意創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首次將省級機關服務高質量發展創新項目評選與“一年一創新”試點工作進行深度融合,從申報、培育、評選、推廣等環節實現一體化部署、全過程管理,統籌開展2023年度省級機關服務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工作。
把好進口關,提升創新項目質量。省直考核辦、省委改革辦按照熟悉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大勢、了解各領域改革創新經驗做法的標準,組織12名專家採取分組審閱、獨立評分、個別反饋的方式對135個創新項目主題、導向、結構、成效四個方面進行全面評審。同時,從創新項目的科學性、全面性和精準性方面進行方向指導和細節把關,力求讓創新項目結合貴州實際、體現貴州特色。
“將創新項目與改革試點工作深度融合,讓改革創新項目涉及範圍更廣、內容更豐富。”省直機關工委相關負責人説。
聚焦主業 項目申報立足需求和實際
“通過醫保電子處方流轉平台,釋放了緊張的醫療資源,遏制了亂開藥現象,有效發揮了市場調節和競爭作用……”在省級機關服務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項目現場評比中,省醫療保障局《醫保電子處方流轉 破解“以藥養醫”頑疾》創新項目頗受關注。
聚焦醫藥購銷領域的複雜問題,省醫療保障局立足工作實際,創新建立醫保電子處方流轉平台,將醫生開具的電子處方,流轉到醫院外的定點藥店,享受和醫院相同的報銷政策,斬斷“以藥養醫”利益鏈,推進“醫藥分開”,讓患者購買到更加質優、價廉、安全的藥品。
聚焦主責主業,力求申報項目結合自身工作需求和實際。省醫療保障局並非個例。
堅持“一把手抓改革,改革抓一把手”。各部門以黨建引領,建立完善黨委統籌推進改革創新的領導和責任落實機制,成立工作專班,圍繞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結合自身工作需求和實際抓好項目,積極探索、勇於實踐,在理念、制度、科技、方法、管理等方面不斷創新。
省紀委省監委機關通過多部門聯動快核快移、全覆蓋清存量遏增量、穿透式逐案逐人過篩等舉措,以“零容忍”態度狠剎黨員和公職人員“酒駕風”,讓黨員幹部引以為戒,擦亮作風建設“金色名片”。
省委宣傳部在全國率先建成融媒體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兩心”省級融合平台,推動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有力賦能城鄉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兩個文明”相協調。
省科技廳堅持問題導向,探索“科技入黔”新機制,着力解決合作需求底數不清、工作機制不夠健全、資源引進渠道不夠寬等問題,推動科技創新資源在貴州加速集聚、融合、轉化。
成果運用 為服務高質量發展賦能增力
“林業碳匯作為新興朝陽産業,我們創新思路,邊研究、邊探索,邊實踐、邊總結……”省林業廳《從賣木材到賣空氣 開闢貴州林業碳匯新天地》改革創新項目,開創了國內林業碳匯標準化建設的先河,打造了林業碳匯高質量發展的貴州樣板。
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以目標為引領、以問題為導向、以創新為手段、以激勵為目的,搭建改革創新比拼擂&,推動省級機關以小切口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難題,撬動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刻變革。
近年來,各部門改革創新項目立足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緊扣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聚焦主戰略主定位,積極探索推進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新載體、新路數,涌現出一批可複製、可借鑒、可推廣的優秀創新項目。展現了省級機關通過改革創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勢頭。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多層級優化推動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 多維度融合賦能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創新項目,助力形成新質生産力;
省自然資源廳《創新“富礦精開”關鍵招 立足優勢推發展》項目,在“配礦”承上啟下關鍵環節上“精準”發力,促進資源與産業協同高質量發展;
省商務廳《建“貴薈館”省外倉 塑貴州商品流通新品牌》創新項目推動貴州名特優商品出山出海,有效服務貴州“四區一高地”建設;
省司法廳在全國首家建立並有效落實村(居)專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的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推動全省人民調解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
…………
把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行動,以創新項目落地運用推動發展。各部門立足改革創新項目,不斷塑造“貴州品牌”,貢獻“貴州方案”,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持續賦能增力。
“我們將對各部門的改革創新項目進行認真梳理,提煉改革創新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加大宣傳推廣力度,進一步推動創新成果轉化運用。”省直機關工委相關負責人説。(記者 張齊 孫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