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10多畝茶園,現在是冬季施肥的關鍵時期,村裏給我們發了充足的肥料,太及時了。”興義市白河村茶農張林發説。
“過去沒有垃圾池,垃圾堆在哪都不合適,現在垃圾池修好了,我們的頭疼事兒總算解決了。”貞豐縣長田鎮甘田村村民劉忠海説。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黔西南州各基層黨組織、黨員幹部堅持學用結合、以學促幹,結合自身實際,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興義市敬南鎮白河村黨支部通過“黨建引領+智慧&&”激發基層治理“新動能”,以“小喇叭”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發布各類宣傳信息,將智慧雲系統連接到農戶,把老人、兒童等重點人群設置為特別關注。黨員主動認領涉及村組道路修繕、老年幸福苑建設等6個民生事項中的具體任務,並承諾辦結時限,做到“事事搞明白,件件有回音”。
在貞豐縣,龍興街道心安處社區採用“五色”管理機制,通過紅、黃、藍、綠、粉五種顏色,對社區內群眾進行標識,構建優質高效的志願服務機制,打通服務社區群眾“最後一米”。
“紅色是黨員戶標識,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黃色是‘三留守’、殘疾人、低保戶等標識,開展關愛服務;藍色是‘監測戶’標識,組織志願者和整合力量上門服務解決困難;綠色則是技術能人戶、能工巧匠戶標識,激發他們帶頭創業致富的動力;粉色是遵紀守法、文明禮貌、愛護環境衞生的家庭標識,引導他們樹立先進典型,倡導文明新風。”心安處社區黨支部書記周霞介紹。(記者 匡奇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