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廠小學
近期,鎮寧自治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先後兩次來到始建於1963年的木廠小學進行蹲點採訪,這所學校坐落在鎮寧自治縣大山深處的馬廠鎮八河村木廠組,這是目前鎮寧為數不多的保存在苗寨之中的村級小學。在一代代鄉村教師的堅守中,這所學校成為當地孩子們與外界接觸的橋梁,而張俞和他的同事們也用青春鋪就了苗寨學子的求學路,堅守着從山裏來,到山裏去的承諾。
筆者從鎮寧縣城驅車前往木廠小學,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到達。來到學校時,張俞正在給山裏的孩子們教授英語。
張俞接受採訪
對於這群長期生活在大山裏的孩子們來説,英語是一門新奇的課程。但對於張俞來説,這卻是他堅守在木廠10餘年的動力。木廠小學坐落在馬廠鎮八河村木廠組,這裡四面群山環繞、山路崎嶇,崇山峻嶺間散落分佈着一些少數民族村寨。過去,這裡幾乎與世隔絕。張俞正是從這座大山裏歷經萬難走出去的大學畢業生。2012年,在外領着高薪工資的張俞通過自學獲得了高級中學外語學科教師資格證,也正是在這一年,木廠小學前任校長,張俞的恩師楊建恩得知弟子學有所成,於是邀請遠在重慶的張俞回到木廠小學代課。
張俞告訴記者,自己學物流管理,當時在重慶一個倉儲公司裏面上班,一個月有4500元,剛剛回來的時候,有一個代課費,當時是給800塊錢一個月,一年就領十個月,因為暑假和寒假沒有上課就沒有待遇了,其實也有猶豫。
張俞説,雖然有猶豫,但自己深知要從山裏走出去有多麼的不容易,他無法想象如果沒有教育,這座大山的希望要去哪找尋。於是張俞和楊建恩以及另一名代課老師一起肩並肩,共同扛起了這座大山裏的教育重擔,直到2015年,這副擔子壓到了張俞和另外一名老師的肩上。2015年3月,才剛開學沒幾天,楊建恩因病永遠倒在了他守護了一生的講&上……
失去恩師的張俞在承受巨大悲痛的同時,也不得不扛起運轉木廠小學的重大責任。木廠小學現在共有61名孩子,大多數孩子的家長都外出務工了,留下年幼的孩子和年邁的爺爺奶奶在家,我們第二次來到木廠小學的這天,恰逢氣溫驟降,大人們穿三件衣服都覺得冷,可部分孩子還是穿着短袖,張俞説,有些爺爺奶奶忙務農,無暇顧及他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張俞一堅守,就是11年,他和其他幾名代課老師既要給他們上課,還要抽出時間關心他們的生活。
寒來暑往,三尺講&輪迴着日月;春去秋來,張俞的青澀也隨着學校的變化慢慢褪去。張俞和他4名同事,成為這所深山校園裏新的守護者。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對外界的好奇,讓他們不得不負重前行。一名四年級的小女生告訴我們,她最開心的就是有哥哥姐姐們來到這裡看望她們。
馬廠鎮木廠小學學生張羽萱説:“每年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哥哥姐姐來見我們,他們會帶很多好吃的和很多好玩的玩具來給我們玩,我們都很開心,一到中秋節的時候,他們會教我們做月餅,各種各樣的月餅有兔子形狀的、圓形的,有芒果味的都很好吃,這時候是我最開心的時候。”
孩子們一批批地長大,木廠小學也不斷得到各級各部門的關心關注。2017年,張俞也通過考試,成為木廠小學的正式老師。2018年,學校操場重新硬化,圍墻也修了起來,新教學樓也建設完成。2022年,受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的優惠政策覆蓋,縣教科局為木廠小學鋪設了懸浮地板,圖書館,幼兒班也相繼開設……(盧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