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10月21日電 貴州省錦屏縣令衝村今天的振興圖景,除了當地幹部和村民肯幹、能幹、敢幹的實踐,還有來自定點幫扶單位的扶持資源與創新智慧。令衝,正進行一場高效協同的社會創新實驗。
掀起全員“置身事內”的變革
2021年6月,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總行幹部俞晨晨到令衝村任駐村第一書記。“這不是一個人的‘舞&’,更不是一個人的戰鬥。”俞晨晨説。作為“外來的和尚”,他這個第一書記除充分貢獻個人優勢力量和資源以外,還當好組織者,最大化激發群體協同效應。

令衝村航拍圖。新華網發
加上俞晨晨,令衝村黨支部有11人。想要振興令衝,一定要發動各方力量,使“巧勁”,讓所有人都置身事內,實現“從觀眾到演員,從客人到主人,從旁觀者到參與者”的轉變。
第一步,擴充基層服務隊伍,深度打造鄉村管理“全能網絡”。除從村裏已經畢業的大學生、返鄉人員等人群中着力儲備村級後備力量外,令衝充分調動留守在村裏的老人和婦女等力量。第二步,引入先進的創新管理理念,激發村民自治積極性,令衝引入“積分超市”,探索“積分兌換+人居環境整治+志願者服務”的新模式。
歡迎“新農民”回村創業
羊肚菌,一種檔次較高的食用菌,初入令衝村,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問題。
最初,令衝村採用村合作社聘任的方式,産業負責人按月領工資,看管羊肚菌大棚。但很快,這種方式弊端顯露,負責人動力不足,幾次耽誤了羊肚菌培育的重要周期。而羊肚菌又是成本極高、對栽培環境十分敏感的菌種,稍有不慎即損失慘重。
幾經思慮,令衝村工作組調整工作思路,進行産業精細化管理,將村集體、管理能手、村民三者利益捆綁在一起。
村民龍方油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成為羊肚菌産業帶頭人的。令衝村集體出資開闢羊肚菌種養基地20畝,全部由龍方油看管。在去年收穫的季節,為了避免“嬌氣”的羊肚菌出現意外,龍方油吃住都在種養基地。最終,羊肚菌産業畝産值1.8萬元,總産值36萬元,龍方油個人增收8萬元。
一場高效協同的社會創新實驗
去年11月,錦屏縣殘聯的龍本珍作為駐村幹部來到令衝村,對於這個充滿“實驗性”的小村莊感到驚訝。不僅僅是整潔的村容村貌,還有垃圾分類,以及積分超市。

令衝村的積分超市。新華網發
“更令人舒適的是工作氛圍”,龍本珍認為令衝村工作組整體都呈現出一種高效協作的創新動力,“培育了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各類新型農業主體,和企業合作培訓婦女學習侗繡、苗繡等非遺。企業為品牌增值高興,村民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
如果一方想做的事,另一方既有意願也有能力做好,這就叫“激勵相容”。在令衝這個小村莊,農發行、友成基金會與村幹部村民一起,正進行這樣一場生動實踐。(徐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