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探店預約單已經排到了國慶節後,一般需要提前5到10天預約。”10月2日,在結束了一整天的視頻拍攝後,抖音賬號為“小木特別酷”的貴州探店博主小木告訴記者。
兩個人的團隊,歷經4年的穩定輸出,不同風格嘗試、轉變,如今“小木特別酷”抖音粉絲量突破20W,創作各類視頻900余條,每條短視頻流量超15萬,總體點讚量超356.5萬。
網絡短視頻的興起催生了新業態,貴州本土一大批美食博主、網紅主播應運而生。從展現貴州鄉村生活、號稱“鄉村守護人”的“周周”,到致力於尋找貴州境內吃喝玩樂好地方的“小木特別酷”,短視頻博主們的流量炙手可熱。
肖家脆哨是“小木特別酷”的合作客戶之一。“不能等着顧客上門,酒香也怕巷子深。”從菜市場的小作坊搬到旺市臨街門面,36年發展經歷的肖家脆哨負責人肖金科説,“探店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可以快速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博主探店、直播帶貨、開通抖音團購,宣傳效果很好。”
嘗到平台帶來的流量紅利,2018年,肖金科開通運營自己的抖音號“肖家脆哨貴陽亨特店”,線上線下同步售賣産品。
無獨有偶,“三姨孃爆炒三腸”也經歷了邀請博主探店到走向網絡的轉變。
“請博主探店之後確實人氣漲了,但自己宣傳更划算。”“三姨孃爆炒三腸”負責人趙丹説,她不打價格戰,嚴格做好品類把控和做好服務。然後在網上實現引流。
“互聯網的紅利可以實現快速引流和推廣,但如何提高品牌的復購率還是要靠品質和服務。”趙丹説,對品質的追求成為廣大餐飲人的共識,好的品牌效應會吸引更多流量。
10月2日上午,記者來到“黔誠酸湯牛肉”店門口,店內已經坐滿了慕名而來的食客。
“酸湯牛肉是貴州的一張美食名片,基本都是博主主動來找我們探店。我們公司旗下有兩個品牌,一個黔大叔大排檔,一個是黔誠酸湯牛肉,有時從早上11時開始就有客人排隊,有時營業到晚上12時,最多的時候排到3000號。”黔大叔大排檔店長馮發炳介紹。
大流量會給商家帶來大量客人,吸引新食客。“探店主播給餐飲業帶來了大變化。”小木説。
隨着貴州元素不斷“出圈”,在美食賽道上,越來越多博主、餐飲人乘着互聯網的東風,正引領新一輪的餐飲消費熱潮。“看到本土的美食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愛,這是我們最開心的事。”小木説。(記者 李雪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