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電池帶動綠色循環産業鏈-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一塊電池帶動綠色循環産業鏈

2023-10-03 09:14:41  來源:貴州日報

   一塊電池帶動一個産業,一個産業帶動一方發展。

  &江經濟開發區是&江縣工業發展的“主戰場”,也是全縣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經過10多年的發展,實現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弱到強。

  近年來,&江縣着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把重點放在推動産業結構轉型升級上,積極構建以“生態+”為主導的現代化産業體系,舉全縣之力打造鉛酸蓄電池綠色循環産業鏈,堅定邁出了産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實現百姓富生態美。

  當前園區重點發展以鉛蓄電池資源循環利用産業為首位産業的全産業鏈産業集群,共集聚此類企業9家。首位産業産值佔全縣工業總産值的90%以上。

  日前,記者走進&江縣經濟開發區。天能集團貴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天能貴州公司)生産線上機器轟鳴,流水線高速轉動。廠區裏車來車往,一片繁忙的景象……

  天能集團於2018年11月入駐&江經濟開發區。目前公司日産14萬隻鉛酸蓄電池,有近三分之一作為愛瑪、雅迪等品牌電動車的專用蓄電池。

  今年2月,工信部公示“2022年度綠色製造名單”。天能貴州公司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與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名單。與此同時,&江經濟開發區成功入選國家第一批清潔生産審核創新試點項目園區。新能源動力電池及再生資源循環材料主導産業産值首次突破50億元。

  “用地集約、原料無害、生産潔凈、廢物利用、能源低碳五項舉措促使生産降本提質,重點圍繞工藝裝備升級和綠色技術研發,不斷提升智能化製造水平。”天能貴州公司總經理欽曉峰介紹,該公司的年産值從2019年剛投産時的不足3億元增長到現在已超30億元。

  這是&江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生動縮影。

  前些年,&江經濟開發區按“一區兩園”規劃建設,重點發展了鉛蓄電池資源循環利用的産業集群。

  然而,“三高”企業帶來了生態之“痛”。2018年,&江經濟開發區因污染問題被通報。特別是2021年3月,一篇針對開發區環境污染問題的新聞報道,再次將&江推上了“風口浪尖”。

  面臨生態和發展雙重壓力,&江必須在“陣痛”中轉型升級,以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為契機,倒逼産業轉型升級,開啟了&江工業主要産業鉛蓄電池資源循環利用産業轉型升級之路。

  2021年5月,&江壯士斷腕:關停5家再生鉛污染企業。&江縣委書記陳震&&:“困難再大、壓力再大,也必須做到。壯士斷腕,才有鳳凰涅槃的可能。”

  關停佔據了全縣工業産值一半、年納稅1億元左右的5家企業,對&江而言,影響無疑是巨大的。2021年,&江縣生産總值同比下降9.9%,成為當年黔東南州唯一的“負增長”。

  蹲下是為了更好起跳。&江縣努力走出一條強縣轉型發展新路子——&江縣引進了工藝、智能、環保等走在行業前列的貴州麒臻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一家致力於廢舊鉛蓄電池、含鉛廢物高效綠色處理及綜合回收再利用的企業,於2021年8月投産,迅速填補了5家企業退出後留下的空缺。

  &江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貴州麒臻不僅是&江經濟開發區“補鏈延鏈強鏈”的重要一環,更是綠色轉型的謀篇布局。

  “一塊廢舊電池經回收,運送到園區進行拆解,所有的物料以及我們的産品都能在園區裏面直接循環。此合作方式形成了原料——生産——固廢——原料再生閉環。”公司副總經理高星介紹。

  “我們所需的鉛錠,部分來源於同園區的貴州麒臻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回收的廢舊蓄電池與含鉛固廢也賣給麒臻,他們在固廢中提取出的鉛錠又賣給我們,實現互利共贏。”欽曉峰説。

  隨着一大批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落地生産,&江縣依託龍頭企業推進涉鉛企業兼併重組、技改升級的基礎上,補齊和延伸上下游及配套産業鏈條,構建發展一條綠色循環産業鏈,真正實現鉛蓄電池生産與回收循環利用。2022年,全縣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9%,增速排名全省第1。

  今年以來,&江縣聚焦“五+N”産業推進産業鏈發展壯大,以打造“百億級循環材料産業園”為目標,加快形成新能源動力電池産業集群。

  當前,&江經濟開發區建立了外殼包裝、硫酸、內置保溫材料、廢舊電池自動拆解、鉛回收冶煉整套産業循環體系,提供強有力的上下游産業保障,形成較為完整的産業鏈集群。開發區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家,2023年預計工業總産值達80億元。

  “走好工業生態化、生態工業化發展新路,力爭2024年工業産值突破100億元,把&江經濟開發區打造成為百億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園區和國家級清潔生産試點園區。”&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楊佼説。(記者 陳詩宗 熊誠 楊曉波)

[責任編輯:黃勇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