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非遺游張掖”特色旅游線路發布啦!快來看看吧!(張掖篇)
2023-04-28 21:58:37 來源: 張掖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圖集

    “跟着非遺游張掖”特色旅游線路1(G312、S18線)

    一、線路

    山丹縣非遺美食、清泉鎮祁店村(冬至民俗文化非遺傳習所)→甘州區屋蘭古鎮九曲黃河燈陣→張掖絲綢之路文化藝術中心非遺展館、非遺十二工坊→臨澤七彩丹霞《阿蘭拉格達》演藝、丹霞口小鎮、河西民俗博覽園、高老莊→肅南縣白銀喀爾喀蒙古特色村寨、康樂鎮裕固族民俗文化傳承體驗中心→裕固族民俗度假區(肅南縣城)、中國裕固族博物館、裕固族歌舞傳承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中心、裕固族特色村寨、裕固族服飾傳承基地(裕固族民俗博物館)

    二、推薦游覽時間 2—3天

    三、線路所含非遺項目

    該線路包含國家級非遺項目河西寶卷、甘州小調、裕固族服飾、裕固族婚俗、裕固族民歌,省級非遺項目九曲黃河燈陣、剪紙、刺繡、杖頭木偶戲、甘州社火、蒙古族民歌等;市級非遺項目張掖特色小吃(搓魚子、牛肉小飯、臊面、炒撥拉、臨澤蒸餅子等)、冬至民俗文化節等;涉及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傳承人50多人。

    四、線路特色簡介

    1-1.山丹縣非遺美食(炒撥拉、花饃饃等):炒撥拉因動作而得名。支以鑄鐵鏊子,將切好的羊肝、肺、肚、腸、心等佐以調料蔥花蒜苗下鍋,以柴火或煤炭為燃料,用猛火爆炒,待熟即食。炒撥拉冬季進食最佳,麻辣適度,肥而不膩,煙熏火燎,邊炒邊吃,美味可口,熱熱乎乎,實在是一種不可多見的街頭小吃。

    1-2.清泉鎮祁店村(冬至民俗文化非遺傳習所),結合“冬至”傳統節日,每年舉辦以“相約魅力祁店,尋找鄉村記憶”為主題的祁家店冬至民俗文化節,全面挖掘和恢復祁店村傳統,充分展示山丹獨特的冬至民俗“吃牛娃子飯”“搗老爺”“打夯”“念卷”“胡騰舞”等非遺民俗。

    2.甘州區屋蘭古鎮九曲黃河燈陣:是春節期間在甘州區鹼灘鎮古城村一帶流傳了千百年的歷史文化遺産,是當地群眾春節期間民俗文化活動的代表形式。它真實記載和反映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生産生活、民俗風情、情感追求和價值取向,具有較強的藝術性。

    3-1.張掖絲綢之路文化藝術中心非遺展館:是以絲綢之路文化藝術中心空間建築為依託,打造建設的集傳統手工技藝傳承、展示、展演、體驗、銷售、培訓、研學為一體的非遺綜合展示體驗和活態傳承實踐中心。在這裡可以觀看非遺文藝展演、體驗非遺工藝、購買非遺産品、參加非遺文化研學等多種方式,集中和全面了解張掖市非遺項目和非遺傳承人風采。

    3-2.非遺十二工坊:是利用張掖絲綢之路文化藝術中心門店,&&市內非遺項目企業和傳承人進駐,開展非遺展示展演、工藝體驗、産品銷售、技能培訓和研學等工作,打造的非遺十二工坊——非遺綜合展示體驗和活態傳承實踐中心。目前已經建成河西寶卷、甘州小調甘州社火、蒙古族長調、裕固族服飾、甘州刺繡、秦腔戲曲、活字印刷非遺工坊等7個非遺工坊。

    國家級非遺項目甘州小調、省級非遺項目甘州社火非遺工坊

    畢昇活字印刷術體驗工坊

    4-1.臨澤七彩丹霞《阿蘭拉格達》演藝:是以音樂燈光、數字演藝、光影互動為核心打造的沉浸式夢幻山谷體驗項目。該劇以全國唯一、甘肅獨有的裕固族神話故事為藍本,將張掖民俗、裕固文化與地質自然景觀巧妙結合,講述了數百年前七彩部族的先民,在七彩神鹿指引下,遷徙到女媧補天遺落的七彩石孕育的七彩山脈繁衍生息的故事。

    4-2.丹霞口小鎮:設有民俗展廳、非遺文創店等場館,集中展示了古絲路歷史文化、民俗文化、河西美食、西北古建、河西手工製作、農耕文化。其中民俗展廳主要展現宋、明、清以及民國四個時代的特徵以及人們的生活、風俗習慣。還可以體驗以西漢至隋唐時期張掖的光榮與夢想為創作背景的大型歷史情景劇《回道張掖》,整部劇情以張掖歷史文化為背景,通過演藝的形式,重現張掖商貿繁榮,古絲路重鎮的千年傳奇。

    4-3.河西民俗博覽園:重點突出河西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全面展示張掖歷史文化,集“文物展示保護、文化創作交流、農耕文化展示、休閒旅游觀光、傳統國學教育”等功能於一體,設有河西寶卷博物館,常態化開展寶卷唸唱、研學等活動。

    4-4.高老莊:融合本土《西游記》文化、古絲路歷史文化、河西文化、河西食貨文化等主題元素,結合河西濃郁的古建築風格和園林景觀,建設的以河西院落、傳統經典演藝、餐飲美食、精品民宿於一體的綜合性特色文化旅游項目。

    5-1.東牛毛村喀爾喀蒙古特色村寨:位於肅南縣白銀蒙古族鄉東牛毛村。喀爾喀蒙古特色村寨有蒙古包特色民宿23座。

    5-2.康樂鎮裕固族民俗文化傳承體驗中心,位於康樂鎮裕固水街,包含裕固族民歌、服飾、婚俗、美食等非遺體驗項目。

    6-1.肅南縣裕固族民俗度假區:是以縣城為中心,集休閒避暑、養生度假、戶外運動、自駕露營和民族風情體驗為一體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包含裕固族服飾製作、裕固族歌舞表演、裕固族民族特色美食為主體的非遺體驗、研學目的地。

    6-2.中國裕固族博物館:館藏的裕固族頭面是國家級非遺項目裕固族服飾流傳至今的珍貴實物。現館藏一級文物33件,二級文物118件,三級文物84件。

    6-3.裕固族歌舞傳承中心(肅南縣民族歌舞團):對傳承創新國家級非遺項目裕固族民歌、繁榮肅南縣精品文藝創作生産,弘揚民族文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6-4.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中心:是一處集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成果展示、傳承培訓、學術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性民族文化保護傳承基地。可以親臨體驗瀕危失傳的國家級非遺項目裕固族民歌、服飾、婚俗,省級非遺項目刺繡。

    6-5.肅南裕固族特色村寨:是全國重點保護和改造1000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之一,由游牧生活體驗區、傳統體育競技區、特色飲食體驗區、傳統技藝傳承展示區、部落生活復原區5個片區組成,特色村寨既保護了優秀傳統文化,又使一些面臨失傳的非遺傳統手工藝製作技藝、服飾文化、民居文化、歌舞文化得以保護和傳承。

    6-6.裕固族服飾傳承基地(裕固族民俗博物館):位於肅南縣紅灣寺鎮特色村寨內,是以甘肅省獨有少數民族裕固族的傳統生産、生活用品以及服飾等民族文物為主的裕固族民俗博物館。館內收集收藏裕固族生産、生活等民族文物800余件,整理文字資料十萬餘字。(文:李鶯 鐘樺,相關資料由張掖市文化館、各縣區文旅局提供)

責任編輯: 張靜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631129604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