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玉在做保潔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安寧區忠和鎮聚焦産業振興中的瓶頸問題、農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研討制定學習計劃、交流題目,深入開展調研,檢視整改問題,切實將學習成效轉化為發展動能、經濟效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緊盯群眾“急難愁盼”
2023年夏天,安寧區忠和鎮崖川村王道海等10余戶村民反映,希望村委會能對他們居住的崖川三社的某巷道進行道路硬化。
村委會收到群眾反饋問題後,及時了解情況。通過了解,村委會發現該巷道地勢複雜、院落緊密,坑洼不平,排水不暢,下雨天路面泥濘不堪,村民出行困難。了解情況後,村委會立即召開村兩委會議研究,邀請專家現場勘測,提出巷道硬化修建方案,籌措村集體資金6.5萬元,組織村民參與修建了950平方米左右的紅磚路,徹底解決了村民多年來出行不便的困難。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崖川村堅持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走出一條“黨群同心幹、環境大改善、治理有活力、集體增收入、群眾得實惠”的發展路子。2023年,該村投資1500萬元建設通村社道路17.9公里,建成污水管網3.6公里,改造自來水管道26公里。安裝路燈496盞,建設垃圾收運站1個。實施建築風貌改造2800平方米,山體護坡修建1500米,推進村莊升“顏值”、提“氣質”、增“底色”的同時,也成功創建省級“和美鄉村”。
保證強村惠民雙提升
蘭州野生動物園開放以後,崖川村村民牟列虎、張世玉兩口子,如今有了新工作:牟列虎被聘為園區保安,張世玉則被聘為一名保潔員。
“現在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動物園的清潔,每天準時上下班,穩定又規律。”張世玉&&。收入方面,張世玉每月能領到2520元的固定工資,加上丈夫牟列虎每月3700元的固定工資,夫妻倆每月能收入6000多元,這個數字比起夫妻倆之前種地的收入,高出很多。
在崖川村牟家溝,蘭州農夢軒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牟玉香帶領記者們參觀了合作社6個草莓大棚,這些都是崖川村的村集體經濟。為了把合作社搞好,牟玉香去年專程前往山東學習種植經驗,今年,他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在實踐中,草莓的長勢和産量都有了明顯進步。“今年以來,我們還依靠蘭州野生動物園帶來的客流量,把草莓採摘搞了起來,目前這項服務已經為我們增加了收益。”牟玉香介紹説。
記者了解到,該村集體勞務公司已為蘭州動物園、轄區企業輸送勞動力600餘人次,創收1500余萬元;投資1000余萬元實施集體經濟項目5個,全年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160萬元。該村投資120萬元實施了幸福互助養老院、公用停車場、自來水管道及路面修復等民生項目7個。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實現了強村惠民雙提升。
推進優勢特色産業三年倍增行動
據忠和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趙東介紹,2023年以來,該鎮累計投資1160萬元,實施産業發展項目5個,農業産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農作物播種面積達到1萬畝,經濟林面積2300畝,規模化養殖場(戶)12個,畜禽年飼養量達到11.2萬頭(只)。
同時,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29家,推進農業優勢特色産業三年倍增行動,建成市級現代農業産業園示範點1個、市級“農業科技示範園”500畝,推廣種植高原夏菜、旱砂西瓜、優質林果等特色主導産業1萬餘畝。逐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訂單生産、産業化經營模式新格局,為産業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申亮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