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甘肅 > 正文
2023 12-26 18:03:00 來源: 蘭州日報

安寧區:校地攜手“産學研”共築科創新高地

2023-12-26 18:03:00     來源: 蘭州日報
字體:
分享到:

    原標題:校地攜手“産學研”共築科創新高地

    安寧區加快推進校地融合服務區域發展

    近年來,安寧區持續加大校地融合力度,從政策扶持、項目支持等多方面促進各高校科技創新工作,充分發揮和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快推動産學研用深度融合,不斷強化提升高校科技創新能力,為該區“強科技”行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創新支撐。

    讓科研項目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位於安寧西路街道棗林路的蘭州交通大學科技園,目前已經成為蘭州交大科研成果轉化的重要平台。日前,記者了解到,眾多科研項目,從這裡的實驗室走向市場。其中,創新型植物源生物農藥“世創植豐寧”,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蘭州世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意林介紹,從2006年到2021年,經過兩代生物制藥人十五年的自主研發,該生物農藥從實驗室走進農田大棚,再進入大田試驗階段,終於建成了一條達到GMP認證的標準化生産線並投産使用。

    他説:“‘世創植豐寧’以傳統藥食兩用中藥材為原料,不僅能防治病蟲害,還能夠促進農作物生長,更重要的是不會造成農藥殘留及抗藥性,也不會污染環境。”

    據介紹,“世創植豐寧”目前已在甘肅、新疆、陜西、四川、貴州、雲南、福建等十余個省份推廣使用,以“世創植豐寧”為支柱的生産體系生産的枸杞、茶葉、葡萄、草莓、百合等農産品,經過國際第三方權威機構檢測488項農藥殘留,達到現行歐盟綠色出口標準,從根源上保障了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當日走訪,記者了解到,蘭州交通大學現擁有72個省部級以上科研平台,近十年來,累計投入科研資金近7000萬元,獲批各類縱向項目2036項,專利總量也在持續走高,僅2022年,該校共獲授權各類專利1925項。

    讓學府區成為創新人才集聚地

    高校既是創新成果的策源地,也是創新人才的集聚地。當日,在蘭州交通大學的國家綠色鍍膜技術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記者採訪到正在帶領團隊進行“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蒸鍍製備關鍵技術”研究的中心主任王成龍。

    王成龍介紹,由多名博士、碩士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先進儀器、設備和知識儲備的支撐下,正加快研究步伐,目的就是早日取得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蒸鍍製備的關鍵技術,讓我國光伏發電的成本降下來。

    他介紹,該團隊開發了一款具有真空獲得速度快、生産效率高、蒸鍍可控性好、原料利用率高的節拍式全蒸鍍真空鍍膜機,並成功製備了均勻緻密、晶粒尺寸大的高質量、大面積鈣鈦礦薄膜及優質的太陽能電池器件,實現了14.08 %的光電轉換效率,不僅能大大降低光伏發電的成本,同時對生態環境保護也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真空鍍膜設備在光學薄膜、光伏電池、集成電路等眾多領域都有廣泛應用,有很大的市場前景。“目前,我們這個項目還在進一步研究中,爭取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取得重要進展。”王成龍説。

    安寧區科技局副局長王晶一告訴記者,為進一步激發高校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連年來,安寧區科技局大力支持各類科技園區建設,推進大學科技園發展,發揮高校源頭創新作用,對高校符合各類專項資金申報要求的項目予以優先支持,讓科技政策落地落實,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旭永 通訊員 牛童 劉建文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