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會寧縣 讓發展“底盤”更厚實
4月的會寧,川垣平展、梯田如畫。項目工地塔吊成排,機器“奏”響建設歡歌;招商一線築巢引鳳,外資“涌”流成果豐碩。
起步就是衝刺,開局就是決戰。今年以來,會寧縣聚焦農業生産、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全力拼經濟、抓發展、促落實,為全縣經濟邁上高質量發展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沃野田疇耕種豐收希望
一年之計在於春。連日來,會寧縣搶抓春耕生産有利時機,組織群眾開展頂凌覆膜、育苗植種等工作,全力打好農業生産開局“第一仗”。
走進會寧縣南峪川蔬菜産業園的溫室大棚,農戶們正忙着採摘、育苗。“今年我們種了3棚上海青、1棚小白菜和4棚聖女果,春節前就開始採摘上市,邊摘邊育持續到了現在。”産業園生産管理員蒲軍林告訴記者。
在四方吳鎮大南村,村民趙建仁正駕駛着覆膜機在地裏作業,“現在都是機械化種植,既省時又省力,效益也好。趁着墑情好,趕緊把地膜鋪上。”
大棚內春意盎然,田畦間生機勃發。今年,會寧縣計劃種植糧食作物面積237萬畝。截至目前,共完成秋覆膜170.02萬畝,完成頂凌覆膜15.94萬畝。
項目建設厚植發展“底盤”
來到會寧縣柴門小學—河西坡村段生態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建設現場,各類工程機械開足馬力不停運轉,工人們緊鑼密鼓地作業,一派幹勁十足的火熱景象。
柴門小學—河西坡村段生態綜合治理工程項目是集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於一體的綜合性項目,屬於黃河流域會寧縣祖厲河生態長廊建設總體項目。
“項目採用造價較低的格賓石籠建造護坡,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建設成本。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20%,計劃於明年6月完工。”項目負責人唐兆武介紹説。
項目建設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引擎。為確保“三抓三促”行動走實走深,會寧縣堅定不移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推行重點項目“一個項目、一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的“五個一”責任制,推動項目早開工、早落地、早投産。截至目前,全縣22個市列重點項目復開工16個,開工率84.21%,完成投資4.68億元。
招商引資匯聚澎湃動能
發展靠項目,項目靠招商,招商靠環境。
今年以來,會寧縣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結合“三抓三促”行動,主動出擊,不斷拓展招商領域、擴大招商規模、提升招商質量。起草了《會寧縣2023年招商行動方案》《會寧縣招商引資任務分解暨考核辦法》等,編制重點招商項目清單,圍繞循環農業、文化旅游、數字經濟等優勢資源規劃布局,凝練完善了産業關聯度大、支撐作用強、發展後勁足的延鏈補鏈強鏈項目72個,投資額約370億元。
“截至目前,會寧縣通過主動外出招商,新簽約了智慧苑住宅小區建設、津甘共建現代農業循環産業園示範區建設等項目4個,簽約額5.94億元,完成到位資金4.21億元;與天津耘郅商貿有限公司、珠海華宜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甘肅慶環肉羊制種有限公司等企業洽談小雜糧熟食品加工、華發現代農業、種羊繁育基地建設等項目3個。”會寧縣經合局負責人説。
彩旗獵獵、奮戰正酣。會寧縣雷厲風行抓推進,分秒必爭抓落實,只爭朝夕抓發展,奏響了高質量發展的“春之樂章”。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彭 雯 通訊員 姚鵬飛 魏永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