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紀檢監察機關著力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
2022-11-25 09:22:25 來源: 甘肅日報
圖集

    原標題:正風反腐就在身邊——我省紀檢監察機關著力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

    近年來,我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嚴肅糾治侵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重點加強對鄉村振興領域腐敗和作風、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惠民政策落實中“微腐敗”等問題的治理,切實把紀檢監察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精準發力,做實做細過渡期專項監督

    “謝謝你們,退回的錢已經收到了……”不久前,平涼市莊浪縣鄭河鄉鄭河村的群眾向回訪的紀檢監察幹部説明瞭資金到賬情況,言語中充滿感激。

    此前,縣紀委監委收到該村群眾反映,在領取地膜、化肥等惠民物資時,村裏向他們收取費用。經查,鄭河村黨支部書記李某將幫扶單位無償發放給群眾的59卷地膜、76袋尿素分別以60元每卷和60元每袋的價格,變賣給86戶脫貧戶,所得資金8100元。

    核查過程中,李某主動退還了違紀所得資金,最終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脫貧摘帽後,如何全面落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專項監督部署要求,成為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新任務。

    在總結盤點扶貧領域專項治理工作的基礎上,省紀委監委搭建了鞏固銜接資金、直達資金、協作幫扶、村集體“三資”,以及“四項資金”等“小專”監督為抓手的“1+1+5”工作體係,梳理了鞏固拓展、有效銜接、鄉村振興三個方面35項監督重點,研究提出“談、督、巡、問”政治監督組合拳、“一排二清三查四治”行動、抓典型抓具體等硬舉措,抓實抓細專項監督,護航鄉村振興。

    據了解,2021年以來,全省共查處鄉村振興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2023件,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3849人。通過一係列硬舉措,有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部署要求落地見效。

    雷霆亮劍,縱深推進掃黑除惡“懲腐打傘”

    蘭州市榆中縣和平鎮黨委原書記侯俊健、和平鎮政府原鎮長金剛為黑社會性質組織坐大成勢充當“保護傘”,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並移送司法機關處理;武威市涼州區人民檢察院公訴科科長李學義充當“保護傘”,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全面鋪開後,我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通報多起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典型案例,涉及經濟、民生等領域,打擊鋒芒對準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涉黑涉惡腐敗和背後的“保護傘”。

    省紀委監委連續3年將“懲腐打傘”列為正風肅紀反腐重點,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同時,開展問題線索“清零”行動,3年問題線索辦結率達99.8%;開展重點地區和行業亂象整治“挖傘”行動,著力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開展黑惡案件“過篩”行動,對234起涉黑涉惡案件上提一級“過篩”評查。

    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全省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1303起,處理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4146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331人,移送司法154人,有力回應人民群眾期待,捍衛社會公平正義。

    2021年,掃黑除惡轉入常態化後,省紀委監委在有效銜接專項鬥爭的基礎上,不斷推動“懲腐打傘”轉階段、提質效,逐步實現常態化、規范化。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通過建立健全“三個一”研判調度機制、協同督導檢查機制、行業整治聯動機制等,不斷築牢常態化運作基礎。同時,對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線索專賬管理,開展問題線索排查核查攻堅行動,深度挖掘內幕性、行動性“保護傘”。通過以上舉措,有力促進黨風政風持續好轉,黨群幹群關係更加融洽,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

    2021年以來,全省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173起,處理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629人。

    心繫群眾,大力糾治民生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

    紀檢監察工作是凝聚黨心民心的政治工作,必須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從群眾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強烈、表現最突出的具體問題入手,找準切口,集中整治。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停車難、收費亂、管理亂等“一難兩亂”問題,省紀委監委于2021年7月在3市5區開展專項整治監督試點,今年4月在全省全面推開,探索切實可行的解決路徑,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2021年,省紀委監委緊盯群眾反映強烈的城鄉低保、養老保險、醫保基金、冬春救助等“四項資金”問題,開展為期6個月的專項監督,督促民政、人社、醫保、應急等行業主管部門著力整治履職盡責不到位、政策落實不到位、資金管理不規范等5個方面問題,督改問題5448個,追繳違規資金2.13億元。

    不久前,慶陽市華池縣紀委監委組織對惠農惠民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室組地”聯動交叉監督,發現某學校存在營養餐資金管理不規范問題,隨即現場反饋,並對學校主要負責人提醒約談。

    2022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聚焦教育、醫療、養老社保、住房、就業、安全生産、食藥安全、生態環保等8個重點領域開展專項整治監督工作,推動相關主責部門落實監管責任,已取得初步成效。如省醫保局深入打擊“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據”等詐騙醫保基金的違法行為,查處定點醫藥機構2664家,追罰2632.94萬元;省人社廳針對虛構勞動關係騙取失業保險待遇問題,組織對全省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實際用工情況進行拉網式排查,檢查人力資源機構929家(次),中小微企業1.7萬戶(次)。

    此外,開展“雙減”政策落實監督檢查,線下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壓減93.16%;開展“一卡通”管理問題專項整治,清退上繳資金1.1億元,處理1612人;建成鄉村振興領域監督資訊平臺,公示資金4772億元,清退上繳資金9007萬元,處理1263人;出臺鄉村小微權力監督工作指導意見,推廣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嚴查“微腐敗”;一體推進農村集體“三資”專項治理和提級監督,查處問題416件,處理767人……群眾的一件件急難愁盼事得到解決,切實感受到正風肅紀反腐就在身邊。

    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紀檢監察機關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始終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對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不正之風一盯到底、糾治到底,讓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馬穎 通訊員 王彬

責任編輯: 宋燕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5112915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