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公安廳發布校園典型電詐案件預警
2022-09-18 08:10:27 來源: 蘭州晚報
圖集

    原標題:省公安廳發布校園典型電詐案件預警

    電詐盯上學生 家長要警惕

    近日,B同學為免費領取游戲皮膚,添加一主播為好友,並按照對方要求使用家長手機,點擊對方發送的鏈結下載安裝某App。結果,對方將家長賬戶餘額全部轉走。9月17日,省公安廳發布校園典型電詐案件預警,提醒廣大家長:應加強對未成年人使用手機的安全教育,同時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機、銀行卡等,設置相對安全性更高的支付密碼,勿將支付類App的打開手勢及支付密碼告知孩子,不給騙子可乘之機。

    案例1 領取明星福利類詐騙

    近日,A同學在瀏覽網頁時看到一則某明星福利群廣告,提示入群即可免費領取該明星親筆簽名照及廣告上所稱的禮物。A同學入群後收到群管理員發送的二維碼,稱掃碼支付19.9元即可獲得禮物,然後將全額退還。A同學支付後,群管理員稱其操作不當導致賬戶凍結,需配合解凍操作。A同學按照對方要求,多次用父母手機在對方發送的鏈結平台上下單付款。A同學父母發現後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家長平時要多向孩子灌輸防騙反詐知識,教育孩子對來歷不明的鏈結一律不看、不理、不點。家長也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機、銀行卡等,設置相對安全性更高的支付密碼,勿將支付類App的打開手勢及支付密碼告知孩子,不給騙子可乘之機。如發現被騙,請撥打96110報警。

    案例2 領取游戲皮膚類詐騙

    B同學在某短視頻平台看到一則免費領取游戲皮膚的廣告,於是添加一主播為好友。隨後,對方稱B同學是未成年人,需用其家長的手機方能領取。B同學便使用其家長的手機,點擊對方發送的鏈結並下載安裝某App後,與該主播進行屏幕共享。在對方的誘導下,B同學打開手機銀行及支付軟體頁面,並將收到的銀行短信驗證碼告訴該主播。對方將B同學家長賬戶餘額全部轉走後關閉視頻,並拉黑了B同學。B同學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家長應加強對未成年人使用手機的安全教育,不隨意添加陌生好友,不輕信免費領裝備、皮膚等説辭,如若購買需要充值時,要及時與父母溝通,通過正規渠道購買。

    案例3 冒充熟人類詐騙

    C同學收到朋友發來的求助消息,稱家人出了車禍急需用錢,希望能借3000元救急。C同學在未核實對方身份的情況下,直接向對方轉賬。次日,C同學向朋友詢問情況時,對方稱其並未向C同學發過消息,並告知其賬號被盜。C同學意識到被騙後,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收到好友匯款、轉賬等請求時,一定要打電話或通過其他方式與本人&&確認,切記不要輕易匯款、轉賬。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夢圓

責任編輯: 宋燕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5112901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