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澤縣:從“糧倉”到“種倉”的華麗嬗變
2022-08-04 09:00:18 來源: 甘肅日報
圖集

     原標題:從“糧倉”到“種倉”的華麗嬗變

     ——臨澤縣玉米制種産業高質量發展觀察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個品種可以造福一個民族。

     臨澤,位於祁連山下、黑河岸邊,因水豐多澤得名,是歷史悠久的灌耕農業區,曾是全國一熟制地區夏糧單産冠軍縣,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全國生産的每100粒玉米種子當中,有13粒産自臨澤。

     臨澤是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生産基地,早在1982年,臨澤縣“中單2號”玉米制種面積超過1萬畝,當時就是遠近聞名的“萬畝制種縣”;2013年被認定為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生産基地,2015年獲批實施國家玉米制種基地建設項目,同年被列入“超大規模制種大縣”予以獎勵扶持。

     昔日的“糧倉”已變為玉米“種倉”。近年來,臨澤縣把玉米制種産業作為富民強縣的主導産業,用足用活國家玉米制種基地(甘肅)建設項目和“超大規模制種大縣”獎勵政策,連續15年制種面積穩定在25萬畝左右。

     目前,全縣近60%的耕地用於玉米制種、60%的農民收入直接或者間接來源於玉米制種、60%的農民從事玉米制種産業,玉米制種産業已成為帶動全縣農民增收致富的“黃金産業”。

     藏糧於地,耕地資源保護性開發

     盛夏,行走在臨澤大地,大片的制種玉米鬱鬱蔥蔥,綿延不絕,仿佛置身綠色海洋,蔚為壯觀。

     種子是糧食安全的源頭,糧食生産根本在耕地。臨澤縣有耕地面積51萬畝,今年,全縣制種玉米種植面積接近30萬畝,超過了全縣耕地面積的一半。

     “因為耕地需要倒茬輪作,單就面積而言,全縣玉米制種面積已接近上限,要為玉米種業發展提供優質的土地資源,主要在於穩住現有播種面積的同時,進一步改良土壤,提高單産産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臨澤縣種子管理局副局長楊平介紹説。

     從2019年開始,臨澤縣累計投資2.85億元,在全縣建設水肥一體化高標準農田16.5萬畝,涉及7個鄉鎮的50個行政村。在充分尊重農戶耕地承包經營權的前提下,打破戶界、社界、村界,對農戶分散的耕地進行互換集中,解決此前農村耕地碎片化問題,逐步實現“一戶一塊田”“一社一塊田”“一村一塊田”目標。

     據介紹,今年開始,臨澤縣在已建成16.5萬畝水肥一體化高標準農田的基礎上,計劃利用3年時間對剩餘的34.5萬畝耕地進行水肥一體化改造。通過倒茬輪作,增施有機肥、凹凸棒石土壤改良劑等方式,對耕地資源進行保護性開發利用。

     特別是將凹凸棒石土壤改良劑運用在制種玉米生産領域,是臨澤一大特色。

     凹凸棒石是一種具有棒狀晶體結構的含水富鎂鋁硅酸鹽礦物,因具有獨特的吸附、載體、增韌補強等性能,被廣泛應用於化工、建材、醫藥、農業等多個領域。

     臨澤凹凸棒石探明儲量佔到全球已探明儲量的六成,凹凸棒石土壤改良劑的逐步應用,將有力解決制種玉米土壤污染、連作障礙等,有效改良土壤、提升地力。在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同時,從去年開始,臨澤縣在張掖率先探索推動優質制種基地資源市場化競爭性配置。簡單地説,就是讓好企業種好田,從而提升制種基地生産效率。

     去年,臨澤縣以平川鎮為試點,將制種基地進行市場化配置,形成優勢企業與優質制種基地強強對接聯合。平川鎮採取“公司+村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按照先集中流轉土地到村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後承租給公司,配套實施以水肥一體化為重點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整治、中低産田改造等項目,不斷提升耕地地力,打造優質基地,形成“一村一塊田”;再找“婆家”,吸引優質企業進行規模種植經營,形成“一企一塊田”,提升制種産業集約化、規模化水平。

     今年,在臨澤縣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張掖市在全市開始試行雜交玉米制種優勢基地資源競爭性配置,推動優質基地向優勢制種企業集中,引導優勢制種企業積極參與現代種業功能區建設,努力實現種業提質、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目標。

     藏糧於技,制種基地現代化生産

     臨澤,北靠巴丹吉林沙漠,南鄰祁連山脈,形成了自然的疫病隔離區,被譽為“天然玉米種子生産車間”。

     7月上旬,正是制種玉米去雄的關鍵時期,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戶和技術員忙碌的身影,為確保每一粒玉米種子質量,農戶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精心開展制種玉米去雄去雜工作。

     “去雄是玉米制種的關鍵環節之一,目的是把制種玉米的雄花去掉,促進制種玉米雌穗生長和玉米籽粒的發育。玉米種子質量純度的高低,關鍵取決於生産環節的抽雄及田間雜株去除工作。”臨澤縣瑞源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呂國斌説。

     長期以來,國內制種玉米去雄環節以人工作業為主,並且去雄的有效時間只有1周左右,勞動強度大。“目前機械去雄技術已基本成熟,效率可達95%以上,比人工作業每畝節約成本約160元。”呂國斌説。據介紹,制種玉米從播種到收穫採用機械化作業,比人工作業每畝可節約成本530元左右。

     在臨澤,玉米制種全程機械化作業正在逐步實現,精量播種、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綠色防控、北斗導航自動駕駛等一批先進技術和模式已投入應用,果穗機械扒皮、烘乾脫水、脫粒預清、清選加工、包衣包裝全程不落地等也正在運用,機械化作業有效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益。

     同時,臨澤正全力推動玉米制種“五化”基地建設,即標準化生産、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機械化作業和信息化管理。

     來到鴨暖鎮張灣村玉米制種“五化”示範基地,記者看到,一架無人機正在玉米田上空來回穿梭,伴隨着旋翼的嗡鳴聲,裝藥、起飛、噴灑,一道道工序井然有序,一名無人機手1小時內可以實現連片40多畝制種玉米的飛防植保。

     走進玉米大田,田間每隔幾十米豎立着一台測試儀器,風速風向、空氣濕度等生産數據被實時收集。“我們田間採集的數據會實時上傳到縣種子管理大數據中心,用大數據來指導田間作業。”張灣村黨總支書記閆自明介紹説。

     在粗壯的玉米根部,膜下滴灌系統正在對玉米進行水肥一體化澆灌。“以前採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一畝地灌溉一次需要150方左右的水,膜下精準滴灌一畝地灌溉一次僅需要25方左右的水,節水效果可見一斑。”閆自明説。

     “五化”基地的建設,將實現耕地增産、節本增效、集體增效,矛盾糾紛降低、面源污染降低、勞動強度降低“三增三降”的目標,有效保障國家種業安全,穩固當地玉米制種基地。大量新技術的應用,也為臨澤玉米制種産業插上了科技騰飛的翅膀,讓這座“天然玉米種子生産車間”已悄然轉型為“現代化玉米種子生産車間”。

     藏富於民,集體經濟公司化運營

     平川鎮位於臨澤縣西北部,是全縣面積最大的鄉鎮,也是制種玉米的核心産區,今年制種玉米麵積達4.8萬畝。

     當下,正是制種玉米田間管理尤為繁忙的時節,在平川村,種植了400多畝制種玉米的大戶雷軍卻顯得不緊不慢、怡然自得。

     “鎮上成立了田保保公司,水肥一體化肥料等農資産品由田保保公司統一採購,松土、旋耕、飛防等由田保保公司統一完成,這些活兒現在都不用我操心。”雷軍説。

     今年,平川鎮按照先集中流轉後統一平整的方式,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一戶一塊田”改革,把農戶的“巴掌田”整理成便於機械化作業的“大塊田”,集中流轉平川、三一、三二等3個村1052戶農戶土地1.81萬畝,實施土地平整,配套水肥一體化,完善水、電、路、林網等基礎設施,建成高標準制種基地1.83萬畝。

     在此基礎上,三村聯合成立田保保農業發展公司,引入“土地託管”“入股分紅”“田保姆”等社會化服務體系,探索推行“公司+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新型經營主體或農戶+土地託管”模式,實現村集體經濟公司化運行,有力提升了當地玉米制種産業的集約化經營、機械化作業水平。

     “群眾對田保保公司田間進行全流程監督,提升群眾知曉度和滿意度,建立統招統管、負面清單等制度,規範農機、用電設施監管,不斷提升安全管控水平。通過水肥一體化、全程機械化技術應用推廣,有效降低群眾勞動工作強度,二次分紅方式讓群眾享受更多改革紅利。村集體資金壯大後,為村級産業鏈延伸、基礎設施改善提供強有力保障,通過發放養老金、孝善基金、獎學金等方式有效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平川鎮黨委書記張凱説。

     在倪家營鎮,鎮上成立農業服務公司,探索推出社會化服務公司“菜單式”種田模式,制種玉米從種到收被分成一系列服務項目清單,村民可以自主進行“菜單式”選擇。這種靈活的“菜單式”服務,讓農民實現了“歡樂農場”般的輕鬆種植。

     “制種玉米一畝地收入在3000元到4000元之間,相比大田農作物收入較好,現在農村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歲數大的人體力有限,‘菜單式’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可以大幅減輕農民從事玉米制種的勞動壓力,實現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解放出的勞動力,還可以産生其他勞務收入,從而促進農民增收。”倪家營鎮黨委書記杜立東説。

     “臨澤縣將堅持農業優先的定位,大力實施強縣域行動,建設綠色農業強縣,堅決扛牢糧食生産責任,搶抓新一輪玉米制種大縣獎勵政策、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生産基地和種子産業園改造提升項目等政策機遇,將全縣51萬畝耕地全部建成水肥一體化高標準農田,面向優質企業開展優質制種基地資源市場化競爭性配置,持續跟進實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推進秸稈‘飼料化、基料化、肥料化、燃料化’轉化,建設一批玉米制種‘五化’基地,把‘藏糧於地、藏糧於技’落到實處,持續提升臨澤玉米制種基地現代化生産水平,力爭玉米種子供應量佔到全國15%以上,打造國內一流的良種繁育基地。”臨澤縣委書記張輝説。(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范海瑞)

責任編輯: 王小華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4112888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