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國學生營養日,專家提醒:別讓孩子變成小胖墩
2022-05-20 08:52:23 來源: 蘭州晚報
圖集

    原標題:今天是中國學生營養日,專家提醒:別讓孩子變成小胖墩

  2022年甘肅省學生營養日活動在白銀舉行

  5月20日是中國學生營養日,今年的主題是“知營養 會運動 防肥胖 促健康”,旨在以提高兒童青少年健康水平和素養為核心,以促進兒童青少年吃動平衡為重點,大力普及營養健康和身體活動知識,優化兒童青少年體重管理服務,推動肥胖防控支持性環境建設,有效遏制超重肥胖流行,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1

  蘭州市區中小學生超重檢出率較高

  “早飯吃2碗牛肉麵,還得加4個雞蛋。”吳先生對小學5年級、體重已經92公斤的兒子有些擔心,“我和他媽的飯量加起來還沒他的一半,這樣下去真擔心他會得病。”吳先生説。

  實際上,像小吳同學這樣的胖墩孩子還真不是個例。此前西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開展的“蘭州市城區小學生超重肥胖成因及運動干預研究”顯示,隨機對蘭州市城區8所小學3-6年級8197名學生進行體檢,結果超重、肥胖學生有1123人,總檢出率13.7%。其中男生佔總檢出率的54.7%,女生佔總檢出率的45.3%,這表明蘭州市城區小學生的超重、肥胖檢出率較高,且男生高於女生。

  此項調查認為,造成蘭州市城區小學生超重、肥胖的主要因素排序為: 首先是遺傳因素,對小學生的影響最高。其中父親超重率45.16%,母親超重率40.41%;父母親肥胖的檢出率佔總人數的23.53%和20.69%。其次,超重、肥胖學生飲食知識欠缺,飲食行為習慣不健康,偏愛肉食、燒烤、甜食等食物。第三,超重、肥胖學生及家長對肥胖的危害性認識不夠,參與活動不積極、不願意,久而久之不運動,學生的心理、身體都呈現負面發展的情況。第四,小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場地不足,學習壓力較大,手機、電視、平板電腦佔用了較多業餘時間等,導致沒有精力鍛煉。

  2

  兒童超重肥胖增加健康風險

  近年來,我國6-17歲兒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呈迅速上升趨勢。中國兒童青少年健康調查研究顯示,兒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從2012年的9.6%上升至2020年的19%。兒童超重肥胖率持續上升及其不健康的飲食行為和飲食模式,極大地增加了健康風險,可引發各種慢性病,如動脈硬化、血脂過高、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肥胖還會引起一些心理行為問題,比如運動能力受限、自我評價低下及自卑等。

  “了解食物,學習烹飪,提高營養科學素養。”蘭大二院公共衞生科科長、主任營養師杜瀟利&&,學齡兒童超重肥胖率受到食物選擇、偏好和家庭飲食環境影響。兒童期是學習營養健康知識、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營養健康素養的關鍵時期。家庭、學校和社會要共同努力,開展兒童少年的飲食教育,將營養健康知識融入日常生活,並開設相關課程、營造校園營養環境等。

  3

  管住嘴邁開腿 讓孩子瘦下來

  “兒童肥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暴飲暴食,攝入過多高熱量的食物。”杜瀟利強調,要想取得良好的防治作用,首先應該控制孩子的飲食。一日三餐應該固定時間,用餐時間之外盡量不要吃額外的食物。此外,要減少日常飲食的熱量。三餐的原則應該是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平時要多吃一些綠葉蔬菜和水果,堅決糾正孩子挑食的毛病。另外要合理選擇零食,禁止飲酒,多飲水、少喝含糖飲料。選擇衞生、營養豐富的食物作零食,如水果和能生吃的新鮮蔬菜、奶製品、大豆及其製品或堅果。果脯、果幹、罐頭、香腸、燒烤、油炸及高鹽、高糖食物,不宜經常食用,每週不超過1次。每天堅持飲用白開水800-1400毫升,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不飲酒。

  “孩子過於肥胖,往往會比較懶,不喜歡運動。”參與調查的西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體育老師張軍亮説,懶惰會導致惡性循環,孩子的體重增加得更加明顯。所以肥胖兒童必須增加戶外活動,保證每天活動60分鐘,每天累計至少1小時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其中每週至少3次高強度身體活動(如長跑、游泳、打籃球等),3次抗阻力運動(俯臥撐、仰臥起坐及引體向上等)和骨質增強型運動。孩子平時要少看電視,盡量不要玩手機,不玩游戲。適度的運動能夠增加身體的新陳代謝,有助於孩子快一點瘦下來。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田小東

責任編輯: 宋燕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51128667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