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蘭州新區:“生態綠城”盡展新顏
綠化面積達2100萬平方米 建成區綠地率達35.8%
新區現代化生態新城一角
初夏時節,位於秦王川的蘭州新區花紅柳綠,綠意盎然。伴隨着和煦的微風,一場全民義務植樹在蘭州新區拉開序幕。
“臨港花海的總佔地面積650畝,其中馬鞭草165畝,今年種植馬鞭草我們採用人工配合機械作業,預計在5月中旬所有的苗子種植完成,6月份開花後會形成一個紫色的花海,到時候將為機場和新區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近日,位於中川國際機場的臨港花海,種苗機在田壟間來回穿梭,一株株馬鞭草在白色地膜的田壟間有序排列,仿佛是守護春天的綠色衛士。
據新區市政集團綠洲公司項目中心負責人石彥傑介紹,臨港花海提升改造項目建設總面積201262平方米,目前項目場地深耕、旋耕、土壤改良已完成,起壟覆膜完成65%;喬灌木栽植完成45%。其中種植丁香1885棵,四季玫瑰27000株,豐花月季13300株,國槐20棵,山杏24棵,沙棗80棵。馬鞭草栽植完成15%,種植243800株,完成總進度的45%,項目預計於5月底全部完工。
近年來,蘭州新區將“開窗見綠、出門進園、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宜居環境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目標,大力實施造林綠化、生態修復、空閒地復綠和城區公園水系建設,着力打造綠化結構合理、園林景觀優美、生態治理良好的精緻新區。
今年是蘭州新區成立10周年,為打造現代化生態新城,蘭州新區以生態修復和園林綠化項目建設為抓手,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全力打造集休閒、健身、休憩為一體的綜合性街頭綠地、游園、公園,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良好的生態成果,獲得看得見、摸得着的幸福感。
在蘭州新區黃河上游生態修復水源涵養示範園,由農投集團建設的鄉村振興産業園陳家井鄧家溝土地開發整理及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項目總投資45451.83萬元,建設規模為578.37公頃。項目位於景中高速以西,永登縣龍泉鎮官路溝村以東農投公司奶牛場以北區域,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灌溉與排水工程和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項目建成後可提升新區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拓展農業多元化功能,成為集生産性、生態性和示範性融為一體的新型現代農業示範區,為新區生態修復種植工作提供良好的土地資源。 ”項目負責人説。
據了解, 今年農投集團將分別在鄧家溝片區、段家川片區、現代農業公園片區、山字墩片區、生態儲備林五大片區進行大田種植,總面積約45933畝。其中生態儲備林片區計劃種植面積4000畝,主要種植雲杉、國槐等苗木。
“目前,蘭州新區城市綠化面積達2100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地率達35.8%,濕地、綠廊、花海相連貫通的現代化生態新城初具雛形。”新區城鄉建設和交通管理局城鄉建設科王維睿説:“近年來,新區秉持綠水青山新發展理念,持續推動城市綠化向更高標準、更高起點、更精細化、更規範化方向發展,努力打造高水平生態城市建設新標杆。”
在城市綠化方面,蘭州新區瞄準精緻、精巧、精細品質,大力實施造林綠化、生態修復和空閒地復綠等生態綠化工程,構建城區景觀、生態水系、綠廊花海、濕地公園為一體的生態體系。先後對濕地公園、百花公園、臨港花海、二號湖等進行了提升改造,打造市民休閒健身體系,也成為新區旅游觀光的重要景點。與此同時,為更好發揮濕地公園“城市綠肺”的生態效應,新區通過修復退化裸露濕地,增設攔水壩等措施,適當擴大秦王川國家濕地公園濕地水體面積,秦王川國家濕地公園面積已由2014年的113公頃增加至目前的211公頃,水域面積不斷擴大,濕地水質極大改善,濕地植被的多樣性、抗逆性明顯增強,濕地生態系統或群落穩定性得到明顯改善,形成河湖水系連通的生態體系。
未來,蘭州新區將充分發揮新區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細化完善現有生態項目建設規劃方案,科學制定目標任務和項目服務舉措,推動蘭西城市群(蘭州新區)生態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在生態優先、高質量綠色發展上,系統總結利用新區在生態修復治理過程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創新思維、先行先試,努力打造黃河上游生態保護先行區。同時,立足當前、着眼長遠,把生態建設與産業發展結合起來,充分結合新區國土空間規劃,用好用足政策資源,在生態治理、土地整理、産業發展、鄉村振興等方面探索創新,全面提升新區自身發展能力,增強輻射帶動作用,推動新區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及蘭西城市群建設中樹立標杆示範。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建平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