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慶陽:解“難”排眾憂 辦“證”暖民心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安志鵬
慶化苑二區408戶住戶領取到不動産權證書、慶陽賓館家屬院34戶住戶領取到不動産權證書、杏苑小區52戶住戶也領取到了不動産權證書……在化解國有土地上已售城鎮住宅歷史遺留“登記難”問題中,慶陽市1.6萬多戶群眾拿到了挂心的“紅本本”。
小證件連着大民生。過去,由於種種歷史遺留問題,慶陽市部分房屋多年無法登記辦證,成了很多群眾的一塊“心病”。面對群眾企盼,慶陽市不等不拖,動真碰硬,把“登記難”問題化解工作與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緊密結合,一小區、一方案、一專班,緊盯癥結,打通堵點,全力推進化解工作。
截至12月5日,慶陽市累計化解“登記難”問題小區367個住房59550套,化解率達到75.77%。
直面歷史“舊賬” 全面起底問題
直面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慶陽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快速反應、周密部署,以“雙組長”身份帶頭抓促、堅決落實。
印發化解“登記難”問題工作實施方案;組建工作專班、集中辦公,推進全市化解工作;多次專題召開化解工作推進會,研究解決存在問題;各縣區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集中力量落實,及時成立機構,積極有力推進化解工作。
……
在緊鑼密鼓的精心部署下,化解工作有序推開。
摸清底數,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記者從慶陽市化解辦了解到,全市各級各相關部門綜合採取街鄉排查、部門核查、群眾直報、信訪和12345市長熱線轉辦等方式,逐小區、逐樓幢、逐住戶排查,確認建成年限、入住時間、問題形式等情況,逐一分類定性、造冊登記,形成問題清單和化解&賬。
經過摸排,慶陽市清理出涉及歷史遺留問題小區434個房屋78594套。
分類打通“堵點” 積極依規化解
有的土地用途變更、有的房屋備案信息資料缺失、有的未通過消防驗收……“登記難”牽扯問題諸多。在化解工作中,慶陽市堅持因案施策,一小區、一方案、一領導、一專班、一時限,力保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對摸排出的問題,慶陽市化解辦及時梳理、精準歸類,將問題逐一“對號入座”,逐項研究提出化解措施,明確牽頭領導和責任單位,派單交辦,成熟一個,處置一個。
為民辦證,既要合乎群眾心聲,也要合乎政策法規。
對列入問題清單的項目,慶陽市嚴格審查,嚴禁隨意擴大化解範圍搭車辦證;對存在房屋質量安全和消防驗收問題的小區,安排相關部門跟蹤督促整改,跟進開展安全鑒定;對符合“證繳分離”條件的項目,由稅務部門依法追繳,不動産登記部門同步辦證。
近期,慶陽市11個部門聯合發布兩批房地産開發領域失信企業“黑榜”名單,對8家企業18名企業責任人進行媒體曝光並依法懲戒,相關職能部門還約談了10家房地産開發企業,倒逼企業履約踐諾、承擔責任。
形成工作“閉環” 提高辦證效率
慶陽市將“領導帶頭”貫穿化解工作各環節。建立市級幹部督戰包抓和縣級幹部包抓責任制,針對不同小區的不同情況,及時研究提出符合實際的化解辦法,並採取定期召開會議協調推進、隨時聽取匯報部署推進、現場調研推進等方式,持續跟進協調解決化解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目前,慶陽市市級幹部包抓的小區大部分已進入辦證環節。
“終於把‘紅本本’拿到手了,心裏總算踏實了。”“這次的政策很好、很給力,真真切切給老百姓辦了件實事。”……連日來,慶陽市拿到不動産權證書的群眾紛紛點讚,為黨委政府&&的利好政策和採取的果斷措施叫好。
為了讓群眾盡快拿證,慶陽市各相關方面大開“方便之門”。
針對化解工作涉及部門多、登記辦證前置條件多等問題,相關部門優化簡化流程,健全閉環式化解工作機制,嚴格落實容缺受理、平行辦理的要求,在政務大廳開設綠色通道,增設服務窗口,明確辦證時間、辦證流程、所需資料,指定專人引導辦證,暢通群眾辦理渠道。
據了解,慶陽市將把“登記難”問題化解工作作為檢驗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成效的重要標尺,切實提高辦證速度和服務質量,確保向人民群眾交一份滿意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