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張掖750千伏變電站新建工程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
12月14日,中國建築業協會發布了2020-2021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獲獎名單,由國家電網公司投資建設、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負責建設管理的張掖750千伏變電站新建工程獲得這一國內建築業最高榮譽,實現了甘肅電網工程魯班獎“零”的突破。
張掖750千伏變電站工程建設,是國家電網公司、甘肅省委省政府落實“一帶一路”建設、“雙碳”目標和能源安全的生動實踐,是服務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助力鄉村振興、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的重點工程,是國家電網公司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能源互聯網企業的重要體現。該工程由國家電網公司全額投資,並組織東西幫扶支援聯建,不僅為西電東送、省間電量互濟提供了重要支撐,也充分發揮了甘肅新能源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通道優勢,為推進甘肅清潔能源外送、實現新能源健康持續發展謀出路,為打造甘肅能源經濟支柱拉引擎,為推動甘肅綠色發展、服務“雙碳”目標挑大梁。作為甘肅電網首個“魯班獎”工程,為甘肅電網工程樹立了標杆。
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是能源電力行業服務“雙碳”目標的核心任務。新能源作為清潔能源,對於減少碳排放貢獻極大,但其隨機性、波動性的發電特性對於電網調峰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甘肅電網新能源裝機佔比高達42%,是典型的新能源高佔比電網。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立足能源資源、區位、網架、儲能比較優勢,積極服務新能源發展,抓好“並網”和“消納”兩個關鍵,從網、源、荷、儲等多方面入手,全方位拓展新能源消納&&,加快甘電外送通道建設,開展河西走廊廊道綜合利用規劃和布局研究,積極推進河西二回核準,協調常樂電廠(二期)、華能正寧電廠等直流配套電源加快建設,推動祁韶直流利用小時數超過4100小時。提高資源配置能力,加快750千伏武勝至郭隆第三回線建設,跨省跨區輸電能力提升至3200萬千瓦。提高電力系統綜合調節能力,推動6座抽水蓄能電站完成預可研,力爭開工1-2座,電化學儲能達到新能源裝機的10%。同時,做好戈壁荒漠基地項目、整縣分佈式光伏有序高效並網,從多個方面將新能源消納水平推上新&階。截至12月1日,甘肅省新能源年發電量達400億千瓦時,創歷史最高水平。與此同時,新能源發電各項指標均多次刷新歷史記錄。
作為河西走廊清潔能源外送樞紐變電站,張掖750千伏變電站新建工程位於絲綢之路重鎮張掖市甘州區,佔地237.7畝,建築面積1622.7平方米。在省直有關部門協調推動下,在市州政府支持配合下,工程於2018年10月19日開工,2019年12月19日投運,投資52994萬元。工程建成投運對形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助力“雙碳”目標、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推動甘肅及西北清潔能源外送,推進質量強國和電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
在國家電網公司的統籌領導和精心部署下,國網甘肅電力牽頭組織各參建單位編制各項創優策劃,形成一批“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優中選優”的策劃成果,全力確保張掖750千伏變電站工程設計最優、管理最優、創新最優、質量最優、建設最快。全體建設者始終秉持着對工匠精神的虔誠和敬畏,精心策劃、精細管理、精雕細琢,書寫甘肅電網建設的輝煌篇章。國網甘肅電力編制了切實可行的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專項方案。各參建單位通力合作,注重工藝改進和技術創新,以先進技術為質量創優提供保障,嚴格遵守綠色、文明工地標準,實行精細化管理,做到安全生産、文明施工。同時,工程實現了地域文化與工業建築的深度融合,將獨特的絲綢之路文化元素與變電站建設有機結合,全站建築物體現漢唐風格,突出甘肅地域特色。
該工程以節能、環保為綠色施工導向,注重綠色設計,採用國家低碳節能技術、優化平面佈置,節約佔地82畝,施工過程減少土方29萬立方米,節約鋼材120噸,節約用水1460立方米。整體工程綠色交付,獲“2019年度甘肅省建築工程綠色施工工地推廣競賽”優良工程,通過了中電建協綠色施工專項評價。投運後,電場強度、磁場強度、噪聲等環保指標均優於國家標準,進一步促進了降耗減排和節能環保。
在工程建設中,張掖750千伏變電站工程採用國家電網公司五新技術及建築業十項新技術,實現自主創新與新技術推廣的結合。在國內首次開展風光電集群關鍵技術應用研究、構架避雷針渦激共振研究,全面應用新型節能燈具等22項電力行業五新技術、low-E節能玻璃等6項國家低碳節能推廣技術、建築業10項新技術,獲得了中國電力優質工程、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金獎、電力規劃設計協會優秀設計一等獎、甘肅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一等獎和BIM應用專項獎,同時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項、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3項、QC成果12項、省級工法1項。
張掖750千伏變電站新建工程及整個河西走廊750千伏第三回線加強工程的建成投産,將甘肅清潔能源東送能力提升至850萬千瓦以上,清潔能源西送能力提升至550萬千瓦以上,提高了西北各省區之間新能源外送互濟能力,風電、光電利用率提升至99%,年減少碳排放266萬噸。截至2021年12月15日,張掖750千伏甘州變電站已連續安全運行731天,累計輸送電量83.36億千瓦時,提高了西北各省區之間新能源外送互濟能力,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今冬明春電力供應保障貢獻力量。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王佔東 通訊員王生貴 李海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