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原標題:甘肅科技重大專項助力旱垣春玉米創噸糧高産
記者近日從甘肅省農科院獲悉,由該院樊廷錄研究員團隊實施的省科技重大專項,聯合測評出7個抗旱耐密高産品種,集成應用了全生物降解膜、機藝一體化等關鍵技術,有效助力旱垣春玉米創噸糧高産。
黃土旱垣是我國北方旱作區優質糧果生産基地和糧食生産功能區,素有“油盆糧倉”之稱。玉米作為黃土旱垣第一大優勢高産作物,支撐着穩糧保供和確保飼料糧安全的重任。近10年來,省農科院依託國家玉米産業技術體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省科技重大專項,省農科院樊廷錄研究員率領科研團隊,瞄準旱地玉米密植高産及全程機械化的重大需求,聯合測試評價出耐密抗旱高産宜機收玉米新品種7個,集成應用了適水密植增産、化肥減量增效、全生物降解膜替代PE膜、秸稈粉碎還田、覆膜施肥穴播藝機一體化、低水分機械粒收等6項配套技術,實現了良種配良法、農藝配農機的融合。2021年甘肅東部玉米生産遭受抽穗灌漿期降水稀少的大旱災年,玉米大面積減産,但涇川高平旱作玉米密植綠色增效百畝示範點,抗旱耐密抗倒,呈現一片豐收的景象。
經現場測産,陜單650、MC703、瑞普909、強勝388、先玉698、聯創825畝産創造了噸糧田,其中陜單650抗旱性強、耐密植、單産1017.1公斤/畝,籽粒水分降低到了25.6%,達到國家機械粒收玉米水分標準。(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滿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