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提出 打造蘭州“1小時科技創新圈”
2021-10-10 09:05:44 來源: 蘭州晚報
圖集

    原標題:《甘肅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提出

    打造蘭州“1小時科技創新圈”

    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甘肅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以蘭州市主城區為重點,沿包蘭鐵路、蘭渝鐵路、蘭白高速、蘭海高速、連霍高速等現有交通軸線,建設蘭州市至蘭州新區、白銀市、定西市、臨洮縣、臨夏州“1小時科技創新圈”。

    打造特色區域創新發展高地

    《規劃》指出,立足我省區位優勢、科技資源、産業基礎和發展潛力,因地制宜探索差異化的區域創新發展路徑。以蘭白自創區和蘭白試驗區(以下簡稱蘭白“兩區”)、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創新帶、絲綢之路科技走廊、蘭州—西寧城市群、現代産業創新集群、科技創新示範區建設為重點,加快人才、資本、技術與信息等創新要素聚集,系統打造一批區域創新示範引領高地,帶動全省區域創新水平整體提升。

    高水平建設蘭白“兩區”

    《規劃》指出,充分發揮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蘭白“兩區”等多區聯動的政策優勢與疊加效應,以點帶面、以面建區、試點示範,推動創新資源向高端産業集聚,形成各具特色、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多元支撐的創新局面,建設蘭白“兩區”科技創新高地。

    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在蘭白“兩區”建設省級科技創新平台,支持蘭白“兩區”與上海張江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在平台、人才、項目等方面深人開展合作。充分發揮蘭白試驗區技術創新驅動基金引導和放大作用,支持初創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等快速發展。

    在蘭州、白銀地區建設科技創新中心

    《規劃》提出,以甘南黃河上游水源涵養、祁連山生態安全屏障、隴中隴東黃土高原水土保持、中部沿黃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為重點,在黃河流域(甘肅段)布局建設科技支撐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創新帶,基本形成以蘭州、白銀為中心的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打造黃河流域(甘肅段)創新集群。

    在蘭州、白銀地區建設面向西北的科技創新中心,推動一批産業技術創新平台、企業技術創新中心和科研機構在蘭白沿黃地區布局。爭取在蘭州建立黃河上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

    支持蘭州—西寧城市群發展

    《規劃》指出,探索建立城市群共享協調模式,推進産業技術研發與産業化基地建設一體化空間布局,促進創新資源自由流動和協同高效配置。聯合建設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探索建立企業需求聯合發布機制、科技成果共享機制、區域技術市場聯盟。

    打造蘭州“1小時科技創新圈”。以蘭州市主城區為重點,沿包蘭鐵路、蘭渝鐵路、蘭白高速、蘭海高速、連霍高速等現有交通軸線,建設蘭州市至蘭州新區、白銀市、定西市、臨洮縣、臨夏州“1小時科技創新圈”。優化整合蘭州一西寧城市群創新資源,探索科技創新優惠政策在蘭州一西寧城市群間的互通共享。

    夯實蘭州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基礎

    《規劃》指出,以中國科學院在甘院所、蘭州大學、中央在甘企事業單位為主要依託,聯合省內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幹企業,聚焦核科學、能源科學、生態環境、空間科學、文化遺産保護等具有甘肅特色的優勢領域,爭取部署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台載體,夯實蘭州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基礎。爭取國家有關部委、中國科學院在我省布局建設中國科學院大學蘭州學院,加快推進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甘肅研究院建設。

    到2025年高新技術企業數1500家左右

    《規劃》指出,到2025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1.5%,省、市、縣三級本級財政科技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分別達到2.5%、2%、1%,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1.32件;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與營業收入之比達到1%,高新技術企業數1500家左右,新産品銷售收入佔企業營業收入比重達到15%,高技術産業營業收入佔工業營業收入比重達到5%,支持骨幹企業牽頭組建20個左右企業創新聯合體;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達到20人/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與營業收入之比達到1%,高新技術企業數1500家左右,新産品銷售收入佔企業營業收入比重達到15%,高技術産業營業收入佔工業營業收入比重達到5%,支持骨幹企業牽頭組建20個左右企業創新聯合體;技術市場成交合同金額達到388億元,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0%。

    實現更多“從0到1”的原創性突破

    《規劃》提出,面向科學前沿和重大戰略需求,制定甘肅省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加強基礎研究超前部署和機制創新,促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緊密結合。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引進和培養,組建一批跨學科、綜合交叉的科研團隊。加大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引導和鼓勵科研人員集中精力潛心研究,實現更多“從0到1”的原創性突破,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源頭供給。重點圍繞核科學、數學理論、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能源科學、宇航科學等具有比較優勢的領域,強化基礎研究系統布局。支持科研院所和高校突出學科優勢實施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組織實施好國家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力爭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和重大應用前景的成果,提高創新策源能力。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何燕 楊昕

責任編輯: 王小華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41127942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