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折橋鎮:美麗鄉村增“顏”提“質”
秋日裏的臨夏市折橋鎮折橋村,村居錯落有致,道路乾淨整潔。
作為臨夏市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游的典型代表之一,折橋村吸引了不少本地及周邊游客前來觀光旅游,折橋灣蓋碗巷、慈王農莊、花之約花卉博覽園等特色旅游景點已然成為臨夏市民體驗田園風光的熱門地標。
“只要是見過村子舊貌的人無不感嘆變化之大。”折橋村黨支部書記馬福榮介紹説,“以前,村裏基礎設施條件差,村民衞生意識也相對淡薄,房前屋後雜草叢生,一到夏天就臭氣熏天。自從去年實施人居環境改造後,村子的道路寬敞平坦了,房前屋後花團錦簇,生活環境越來越美。”
折橋鎮有8個行政村、4800余農戶,折橋鎮統籌考慮群眾生活需要和産業發展需求,不斷強化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一個個雅致清新的美麗庭院在裝扮鄉村的同時也點亮了村民們的幸福生活。
走進祁牟村村民趙芳的家,頗具特色的磚雕映入眼簾,花鳥魚池裝點院落,屋內窗明几淨,桌椅擺放整齊。午後閒暇之時,趙芳就在院子裏侍弄花草、喂喂魚,看著眼前賞心悅目的家,她感慨萬千。
“以前的環境衞生用‘臟亂差’形容一點都不過分,現在村村鋪上了水泥路,建成了小廣場,每天都有環衛工人打掃衞生,我們農村的環境變得越來越美。”趙芳告訴記者,現在家家戶戶都住進“小洋樓”,用上了乾淨衞生的水衝式廁所、節能環保的天然氣。
“今年以來,我們鎮圍繞全省鄉村建設示範行動省級示範鎮建設和全市‘一心一區兩廊五園多點’的總體空間發展規劃,以4A級景區的標準,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折橋鎮黨委書記王才賢介紹,通過道路硬化、電炕改造、天然氣入戶、污水管網鋪設、衞生廁所改造等措施,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鄉村面貌發生明顯變化,鄉村文明程度得到顯著提升。
乾淨整潔的村容村貌不但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數,也讓村民走上了“吃旅游飯”的致富路。李效忠是折橋村一家農家樂的老闆,他告訴記者,自從開辦農家樂以來,收入一天比一天好,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村子環境好了,來旅游的人就多了,我的農家樂一到旅游旺季,每天的生意好得不得了,有時候得提前訂餐,地方不夠大,也讓人發愁。”李效忠笑着透露,這種“甜蜜的煩惱”每年都能帶給他10余萬元的收益。如今,每當看到自家的農家樂賓客盈門,李效忠就感到踏實又滿足,而像他這樣利用“美麗庭院”開啟“美麗事業”的村民在折橋村比比皆是。眼下,以引入特色旅游業新業態為契機,全村共發展特色農家樂118家,每年吸引游客10萬人次,實現營業額5000余萬元。
“下一步,我們按照‘一村一品一特色’的發展定位,鞏固鄉村建設示範村行動,着力打造‘休閒康養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園’,聚合各方力量推動完成鄉村建設示範鎮的目標任務,讓折橋鎮成為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幸福之鎮。”王才賢對未來滿懷期待。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蘭天 通訊員 馬萬矯 何雅潔 馬玉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