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最後一條隧洞 ——引洮供水二期骨幹工程通水回眸之二
2021-10-04 08:51:18 來源: 甘肅日報
圖集

    原標題:打通,最後一條隧洞 ——引洮供水二期骨幹工程通水回眸之二

    歷時5年,今年7月18日,在通渭縣寺子鄉王兒村,引洮供水二期工程七幹渠5號隧洞順利貫通。

    這是引洮供水二期工程總幹渠、幹渠所有隧洞中,最後貫通的一條隧洞。

    七幹渠5號隧洞的貫通,讓秦安縣老百姓終將喝上乾淨甘甜的洮河水。

    5號隧洞全長5公里,在整個工程中並不算長,為何最後才貫通呢?

    一

    因為是跨流域翻山越嶺引調洮河水,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和一期工程一樣,也需開鑿大量隧洞,而且隧洞多達171座,總長達369公里,佔整個工程線路總長度的65%。

    引洮一期總幹渠的87.22%是隧洞,共18座。二期總幹渠則有20座隧洞,佔總幹渠的95%。特別是二期工程的幹渠及分幹渠隧洞,約226.7公里,約佔幹渠及分幹渠總長的76%。

    引洮二期工程所打的隧洞雖説只經過黃土高原區域,但“上天容易鑽地難”。在黃土層中,很容易碰到涌水、涌砂等複雜、惡劣的地質災害。這樣,就使得隧洞所處的地質條件變成了泥糊糊,宛如“在豆腐中打洞”,難度很大。

    二期工程中,極易引起塌方、冒頂和涌泥等地質災害的飽和黃土洞段在整個渠線中均有分佈,穩定性較差的圍岩佔到了隧洞總長的77.1%,給工程施工增添了很多變數。

    5號隧洞,之所以最後貫通,“難就難在複雜的地質條件,導致施工進度緩慢”。時任引洮供水二期工程項目管理部通渭現場辦主任的張利民説。

    二

    5號隧洞的斷面很小,寬度只有1.6米,高度不到1.9米,作業空間十分有限。個頭稍高一點的工人,進去只能貓着腰。

    每次施工時,兩個工人先開着鑽機進去打鑽。打完後,將鑽機退出來,爆破人員進去作業。爆破完後,又開入小型扒渣機清理土渣。這時,只能側身擠進一位工人,還得沾一身泥。

    作業面小,使得施工程序極其煩瑣,進度特別緩慢。不僅如此,5號隧洞地質條件還複雜。

    2016年3月以來,先後承接5號隧洞兩個標段的兩家公司,分別於2019年底和2020年初,選擇退場離開。

    此時,5號隧洞還有1.3公里沒打通。

    2020年7月,重新中標的安徽新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此基礎上開始繼續艱難掘進。

    三

    5號隧洞作業面小,按照正常的爆破進度,一天最多能向前打通5米。

    施工隊輪班作業、全天不休,原本預計在今年5月底就能完成任務。可一次意外的塌方,又打亂了計劃。

    今年4月,當施工隊掘進至一段跨溝段時,沒想到碰到了一條破碎帶。由於斷層和岩石破碎,導致塌方,大量的地下水和泥沙涌了出來。

    最多時,一天要涌出3000立方米水,若不及時抽排,很快就會淹到齊腰深。“外面要是下雨,隧洞裏的滲水量更大。”張利民説。

    “當時,引洮二期其他隧洞都貫通了。這麼一耽擱,工期肯定延遲,大家都很着急。”張利民説,但再着急,他們都明白,安全生産,重如泰山。決不能為了趕進度而忽視安全問題,必須嚴把質量關,切實建好這項造福於民的民生工程。

    施工隊先用水玻璃等材料固定淤泥,再用地質管和鋼拱架固定和支護。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終於闖過了這一個40米塌方段。

    7月18日,5號隧洞終於貫通!那天,張利民激動得一夜未眠。他的心終於放下了。“引洮二期工程建設以來,未發生一起安全生産事故,我們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張利民説。

    9月18日,聽到引洮供水二期骨幹工程通水了,5號隧洞工地上的建設者們幹勁更足了,正加班加點地抓緊掃尾。張利民告訴記者,預計到10月中旬,通過5號隧洞,洮河水將流進天水市秦安縣。秦安縣得以徹底告別飲用苦鹹水的歷史,老百姓將喝上甘甜的洮河水。

    水將至,夢終圓。

    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宋振峰 侯小寶

責任編輯: 宋燕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5112792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