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詐騙,回國享受?
2023-06-12 11:06:33 來源: 半月談
圖集

    原標題:境外詐騙,回國享受?

    半月談記者:胡偉傑 崔嘉琪

    近年來,針對緬北等境外從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人員的逼投勸返行動持續開展,一些人闖關回鄉。他們懷揣大量犯罪非法所得,緘口不言在境外的所作所為,想就此逃避法律制裁。

    當前,我國全面加強涉外警務協作,立足境內打黑産、境外打回流,逐步開展打財斷血,將境外涉詐犯罪嫌疑人輸送回國內的違法犯罪所得全部收繳,進一步切斷境內外勾連。更多的人開始認清境外高薪務工的真面目,不再輕易上當受騙。

    緬北高薪工作的背後

    審訊室內,黃勝熊疲軟地靠在椅背上,他兩眼放空,神情疲憊,焦慮不安。面對民警列出的鐵證,他只能默默承認。

    此刻折磨他的不僅是即將到來的法律制裁,還有緬北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

    黃勝熊今年30多歲,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南方農村家庭,初中沒畢業就輟學混社會。平日裏,他最喜歡和朋友們混在一起吃喝玩樂,經濟來源全靠父母接濟。

    2019年,剛過完30歲生日的黃勝熊苦於缺錢找不到媳婦,通過朋友了解到緬北有一份高薪工作,月入可過萬。“送外賣太辛苦,想賺點輕鬆的‘快錢’。”這個決定讓他徹底走上人生不歸路。

    冬天的南國邊境依然悶熱難耐。黃勝熊和其他偷渡人員幾經輾轉,沿着邊境山間小路,徒步走向緬北。

    要到達想象中的“淘金地”,要忍受許多苦難。邊境山路蜿蜒曲折,樹木茂盛,蚊蟲亂飛,有的人被叮咬得渾身都是大包,有的人被摔出一身淤青,跟在隊伍最後面的人手持長刀,不讓任何人停下休息。

    又經過4小時車程,黃勝熊終於抵達目的地。這裡聚集了許多電詐犯罪團夥,他們以公司名義租下寫字樓、賭場、居民住宅樓,對國內同胞實施電信網絡詐騙。同時,小城裏充斥着各類黃賭毒交易,許多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黃勝熊所在的團夥通過一個名為“活期盈”的&&誘導人們投資理財,達到一定數額後便凍結取現功能,完成詐騙,登出詐騙App,銷毀證據。公司裏分有多個團隊,他們分工明確,有的負責吸粉引流,有的負責話術誘導,有的負責後&管理。黃勝熊被分配到後&管理,他每天有一半時間要坐在電腦前,盯着一個個賬號轉賬,然後進行凍結。

    公司管理十分嚴格,員工沒有周末和假期。黃勝熊一個月最多能休息一兩天。當地物價十分昂貴,他的收入每月雖能達到八九千元,但也每天只能在公司裏吃難以下咽的飯菜。

    最難捱的還有對家鄉的思念。黃勝熊告訴半月談記者,因為嚴格的手機管理制度,他每月很少有時間和家人通話,他們電詐用的手機和生活用的手機嚴格分離,生活手機僅限在宿舍使用,且禁止登錄電詐賬號。一經發現,就會被團夥負責人毒打折磨。

    長期的寂寞、害怕被警方盯上的緊張不安,加上高強度的工作,讓黃勝熊和團夥裏許多人迫切尋找慰藉來填補精神空虛。一有外出機會,他就泡到賭場和涉黃場所,有一次,他一連輸掉七八萬元,把積攢大半年的錢都搭了進去。

    2022年後,我國針對境外涉詐重點地區滯留人員的逼投勸返行動提速。黃勝熊心中害怕,他向公司提出辭職,在百般恐嚇刁難下,還留下幾萬元保證金,黃勝熊才被允許離開。他又苦等了3個月,終於在5月等到入關名額,踏上歸家路。

    至此,他在緬北的“高收入工資”已所剩無幾,回家時,公司又扣下大部分個人物品。

    回到家裏,黃勝熊緘口不提在緬北的事,他不敢外出,也不敢聯絡一起回來的朋友。幾個月過去了,黃勝熊以為自己躲過了打擊,心情慢慢平復下來。

    一場持續兩年的偵控追蹤

    深夜,李軍仍坐在蘭州市公安局自己的辦公室裏,電腦前的煙灰缸插滿了煙蒂。他的眼神不斷在屏幕上搜索,手指摩挲着鼠標滑輪,光標從一個個名字上滑過。

    在他眼前,除了海量的網絡數據,還有個一連串名字組成的偵控名單,許多名字背後標注着已回國。“兩年多了,終於可以收網了!”

    此時,遠在千里之外的黃勝熊還沉浸在夢鄉里。

    2020年10月,蘭州市發生了一起詐騙金額超過百萬元的特大電信網絡詐騙案件。蘭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立即成立專案組,由長期從事反詐工作的民警李軍牽頭偵辦。

    不同於傳統的破案,李軍和他的團隊更擅長於網絡分析和數據研判。他每天都沉浸在大量涉案數據中,不斷追尋蛛絲馬跡,分析受害人情況,找到可能的涉詐嫌疑人線索。

    警方逐漸發現,這是一個潛藏境外的龐大電詐團夥,團夥成員由中國人構成,詐騙對象也是中國人。“隨着國內打擊電詐越來越嚴,許多團夥開始移向境外,緬北是重災區。”李軍介紹,該團夥自2019年從廣西南寧組建後,下半年就開始撤往緬北。

    專案組民警多次前往雲南邊境,協調出境打擊事宜,由於跨境和疫情等因素影響,始終未能成行。

    “這個案子必須跟,不能放棄!”民警們“咬定青山不放鬆”,誓要抓到詐騙犯罪分子,還受害者公平正義。

    為此,蘭州市公安局專門將&&境管理處納入專案組,對每個落地查實身份的嫌疑人進行邊控,只要有入境動向,隨即向上反饋。&&境管理處案件查控科科長練永斌每月都和同事們梳理名單上的嫌疑人,及時更新匯總最新情況。

    2023年初,警方掌握到,因逼投勸返行動影響,名單上大部分人都已返回入境。3月初,專案組派出40余名精幹警力,會同蘭州市城關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趕赴廣西南寧、崇左、百色等地開展集中收網。截至目前,已抓獲犯罪嫌疑人35人,包含組織管理、吸粉引流、技術支撐、幕後股東等全部重要環節,成功實現全鏈條打擊。

    至此,一場持續兩年的追蹤落下帷幕。該團夥除少量成員仍在追捕中,大部分人員均已到案,杜絕了再次出境作案的可能,整個團夥基本被連根拔除。此案是近年來首個被打掉的全鏈條境外回流電詐團夥案件。

    境外不是法外,犯罪必受懲罰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學院副教授王曉偉認為,隨着電詐團夥移向海外,反詐戰爭形勢艱巨複雜,我國及時&&了打擊境外電詐犯罪的法律實施意見,有力指導了反詐工作。

    近年來,國家對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電詐犯罪團夥在國內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他們開始轉移海外,繼續行騙。“斷卡”行動和勸返逼投行動斬斷了許多電詐團夥與國內的&&,大量人員返回。一時間,許多電詐團夥出現“人力荒”。他們只能開設“皮包公司”作為掩護,哄騙一些對高薪工作有幻想的年輕人去境外,實則落入電詐團夥“魔掌”。

    李軍介紹,目前海外電詐團夥招募人員的成本越來越高,從幾萬塊上漲到幾十萬。“一旦落入電詐團夥手裏,不連本帶利賺回來,不會輕易放這些人回家。”他提醒,一定要謹慎對待境外高薪招工,尤其前往東南亞部分涉詐重點區域時,更要提高警惕。

責任編輯: 宋燕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511296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