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電子眼、機械臂、5G應用,這樣的“助手”有點強
2021-12-30 11:15:52 來源: 新華社
圖集

    新華社蘭州12月29日電 題:電子眼、機械臂、5G應用,這樣的“助手”有點強

    新華社記者王紫軒、王銘禹

    嗡嗡作響的廠房裏,操作員張建強正在“助手”的配合下塑封芯片。核對好數量後,他將材料放進一台兩米高的機器中,形似手臂的機械桿立即忙活起來,不消片刻便交出幾版塑封好的半成品。

    這&手腳麻利的“助手”,是甘肅省天水華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久前投入使用的智能塑封製造系統,它的到來為曾經死守工作&、手動完成塑封工序的張建強添上了“左膀右臂”。

    “大部分工作都是它們幹,我的雙手解放了。”張建強笑着説,自己只需為手下的4台機器把好“首末關”。

    在華天科技車間,自動塑封系統正在工作。新華社記者 王紫軒 攝

    省力的背後是省心。在自動化外檢設備到來之前,檢驗工張嬌嬌需要通過肉眼分辨産品差錯,這讓工作中的她時刻懸着心。

    今年8月,一位長着“電子眼”的“助手”來到華天科技。它巨大的方形身體裏嵌着一台特殊的相機,可以通過對比樣本和標準圖,精準篩除問題産品。張嬌嬌心裏的“石頭”落了地,工作也更有幹勁。

    2019年至今,華天科技陸續引進多種輔助生産的智能“助手”,還通過“超級大腦”、5G貨運機器人打通了各個環節、各類信息間的壁壘。不久前,華天科技被評為甘肅省首批省級智能工廠。

    酒鋼集團西溝礦5G智能礦山集控室中的電鏟司機正在進行遠程操控。新華社記者 郭剛 攝

    甘肅是西北地區的工業大省。2019年,甘肅省啟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三年行動,大力推動工業企業綠色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級改造。按照相關規劃,甘肅力爭到2022年,石化、冶金、有色三個優勢産業的綠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達到全國先進水平,煤炭、建材、火電、裝備製造、農産品加工、物流産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據甘肅省工信廳統計,今年1月至11月,甘肅“三化”改造完成投資116.5億元。其中,82個智能化項目完成投資35.1億元。

    近兩年,“三化”改造,特別是5G技術的成熟運用,讓甘肅傳統工業轉型升級步入快車道。2020年9月,由中國移動和酒鋼集團聯合建設的5G無人礦車已正式投入使用。

    蘭州新區的自動駕駛車輛在城市開放道路上開展測試。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中國移動嘉峪關分公司副總經理張巍介紹,5G無人礦車是“5G+智慧礦山”項目的重要系統之一,它能幫助操作人員遠離嚴酷的自然環境,單個遠程操作平台可同時對五輛車進行控制,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蘭州新區,甘肅省首個智慧交通與智能網聯汽車綜合測試應用示範基地剛剛建成啟用。這個基地同樣基於5G技術支撐,吸引了國內多家自動駕駛動態體驗車生産廠商參與車輛測試體驗。

    “我們將繼續推進智能化技術在企業生産製造中的應用,解放人力、提升智力,為中國‘智’造而奮鬥。”華天科技發展規劃部部長張宏傑説。(完)

    

責任編輯: 王生元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61128216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