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12月13日電 題:甘肅:50萬餘套“無證房”有“戶口”了
新華社記者王博
拿到房屋不動産權證書的一刻,65歲的蘭州市民李先生內心五味雜陳。“7年的等待總算有了結果,了卻了我一樁難心事。”李先生説。
李先生家住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亞太國際公館。該樓盤2010年建成並面向社會銷售,由於地産開發易主,土地出讓金繳納陷入糾紛,房産證遲遲辦不下來。2014年,李先生購買了這裡的房産。自此,他也和其他業主一樣,開始了漫長焦灼的等待。
業主們的期盼在今年有了回音。7月中旬,工作人員開始上門丈量房屋面積。之後申報資料、核定、繳稅……李先生終於拿到了苦盼多年的不動産權證書。
“心裏有老百姓的時候,再小的事情都是大事。千難萬難,真心為老百姓就不難。”李先生説。
因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的不動産“登記難”影響群眾落戶、子女入學、房産買賣,是群眾反映強烈的煩心事、揪心事。今年以來,甘肅省聚焦這一難題,全面摸排、研判分析,厘清政府部門、開發建設主體和購房人責任,簡化辦理程序,明確任務時限,綜合運用法律、市場等多種手段攻堅,最大限度保障群眾財産權利。
截至目前,甘肅省累計發現涉及“登記難”問題房屋81萬餘套,化解50萬餘套,化解率超六成。
不動産“登記難”問題存量大的蘭州市,通過推行“證繳分離”“證改分離”“證審分離”,將群眾不動産權證辦理和企業稅費徵繳、專項驗收等區分開來、同步推進,提高辦理效率。嘉峪關市採取設立服務專窗、下沉項目小區現場受理、開闢“綠色通道”、為行動不便人群提供上門服務或協調社區集中代辦等方式,確保群眾不動産登記“即來即辦”。
在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的同時,甘肅省相關部門進一步總結經驗、優化流程,在蘭州、酒泉、白銀等地探索試行“交房即交證”,杜絕形成新的登記難題,遏制問題增量。
甘肅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下一步還將加快推進問題化解,不讓群眾為歷史遺留問題“買單”。(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