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詐反詐:別讓屏幕共享變成錢包共享
2023-05-29 09:08:13 來源: 廣州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我沒有給對方轉賬,也沒有提供驗證碼給對方,可是我賬戶裏的錢怎麼就不翼而飛了?”近期一些被騙的群眾疑惑不解。昨日,廣州警方發布緊急預警,剖析騙術,提醒廣大市民群眾提高警惕,別讓屏幕共享變成錢包共享。

  “過去詐騙分子會叫事主將資金轉到指定銀行卡內,但是因為群眾反詐意識有所提高,明白不能隨便給陌生人轉賬。所以,詐騙分子改變花招。”警方介紹,騙子在詐騙過程中不再要求事主給指定賬戶轉賬,而是讓事主下載視頻APP打開屏幕共享,將所有銀行卡內的資金歸集到自己名下銀行卡內,讓事主放鬆警惕,最終導致上當受騙,損失慘重。

  “‘屏幕共享’相當於手機錄屏操作,也就是説,你本人手機上的任何操作,對方都能同步看得清清楚楚,包括輸入密碼、收到信息彈窗等,對方輕輕鬆鬆掌握。”廣州警方解釋稱,共享屏幕是大部分網絡會議軟體中都具備的功能,便於實時演示或教學,只要打開了共享屏幕,你手機上的任何信息都會被對方一覽無余(包括輸入的支付密碼、收到的短信驗證碼等)。所以,當事主在與詐騙分子共享屏幕時,相當於將其銀行賬戶交給騙子操控,等於其和騙子共享了錢包。

  騙術解析

  第一步:偽裝身份

  詐騙分子通常會冒充公檢法或者是各種平台的客服,利用事先獲取的個人信息編造理由,對事主實施精準詐騙。

  第二步:引導下載涉詐軟體

  在取得事主信任之後,詐騙分子會引導事主下載具有共享屏幕功能的會議軟體,因這些會議軟體幾乎都能在軟體應用市場直接下載,事主也會進一步打消疑慮,增加上當受騙的概率。

  第三步:實施詐騙

  詐騙分子會以指導操作等各種理由,要求事主開啟“共享屏幕”功能,進而獲取密碼、驗證碼重要信息實施詐騙。

  真實案例

  案例1:虛假某東客服消除徵信

  Z女士接到自稱某東客服的電話,稱其貸款的利息過高涉嫌違規需要關閉,否則將影響個人徵信。Z女士信以為真,根據對方操作下載“ZXXX”APP並打開屏幕共享功能,對方以幫助事主消除不良記錄為由,要求事主將所有銀行卡內的資金歸集到同一張銀行卡內進行查驗,用於消除個人徵信污點。事主將多張卡內共計25萬元積蓄均轉至一張銀行卡內,騙子通過屏幕共享獲取Z女士銀行卡賬戶、密碼後,遠程將卡內所有資金轉走。

  警方提醒:個人徵信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管理,任何人無權刪除或修改,如存有疑問可登錄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進行查詢。

  案例2:冒充“公安機關”線上辦案

  X女士接到自稱老家當地“公安”電話,對方稱X女士銀行卡涉嫌“某詐騙案”,要求其配合調查,並通過“可視X”APP加入視頻會議開啟“屏幕共享”功能進行網上審訊製作電子筆錄。X女士為證明自身清白按照對方的指示前後將支付寶、微信以及其他銀行卡內的資金11.5萬元轉到自己的銀行卡內,接着對方稱會在兩小時內對賬戶內資金進行清查。兩小時後,事主登錄銀行APP時發現卡內的錢都被轉到多個陌生賬戶。

  警方提醒:公安機關不會通過電話辦案,更不會要求你轉賬。

  廣州反詐中心提醒

  1.投屏、共享或分享手機屏幕意味着對方可以實時看到您的手機屏幕內容,包括您輸入的銀行卡密碼、驗證碼等財産性內容。

  2.因工作需要開啟屏幕共享功能時,使用過程中切勿操作支付類、銀行類産品,切勿進行輸入密碼、解鎖、個人信息驗證等安全操作。

  3.如遇可疑情況,可撥打96110諮詢求助,市民可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關注“廣州反詐”服務號,學習防騙知識,防詐反詐。(全媒體記者張丹羊、葉作林 通訊員公新文)

+1
【糾錯】 責任編輯: 魏曉航

010070260010000000000000011111581129652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