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2月18日電(記者呂光一)18日,廣州1500億元産業投資母基金、500億元廣州創新投資母基金以及廣州産業發展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組建2000億元母基金、成立産業發展研究院將不斷增強廣州現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推動廣州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化産業體系。

以投促引 服務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1500億元廣州産業投資母基金採用公司制形式,發揮“以投促引”功能,服務廣州“産業第一、製造業立市”戰略,以“子基金+直投”模式運作,重點投資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新能源、生物醫藥與健康、先進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消費等重要産業領域,與鏈主企業、産業龍頭、頭部機構合作構建超6000億元的産業基金集群。
500億元廣州創新投資母基金採用有限合夥形式,服務廣州科技創新戰略,聯動社會資本,將用幾年時間形成超2000億元的創投基金集群,致力於投早、投小、投科技、投創新。母基金下還特別設立了人才與成果轉化專項基金、天使投資和種子投資專項基金支持創新創業、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廣州産業發展研究院將秉承“開放·集智·共享”的理念,結合産業前沿發展趨勢,開展專題研究,為廣州産業發展建言獻策;通過投研聯動,為廣州重大産業項目提供智力支撐;通過聘請全球專家顧問、開展應用研究、採購聯合課題等多種形式,匯聚院士專家、科研單位、頭部機構等頂尖資源,共同助力廣州産業發展。
如何最大程度發揮兩大母基金優勢?廣州産投集團董事長高東旺&&,兩大母基金不同於一般的政府引導基金,也不是簡單的市場化基金,而是充分盤活存量國有資源,樹立廣州全市國資發展“一盤棋”的投資理念。這就意味着兩大母基金既要發揮國資的“公轉”作用,致力為廣州激活存量、擴大增量、疊加能量、提高質量,但在運作上,還要更加市場化、更加靈活、更加開放,區別於一般的投資者。
“兩大母基金將以優質項目資源為抓手,強調返投比例、不強調做GP,強調股東賦能、不謀求控股,重在推動項目在廣州落地、開花、結果。期待未來母基金髮揮示範牽引效應,構建萬億級的産業發展基金群。”高東旺説。
兩大母基金落戶南沙
本次兩大母基金均落戶廣州市南沙區。南沙作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台,此次迎來兩大母基金和研究院的落戶,成為落實《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的重要亮點。

據了解,目前南沙正積極推動“四鏈”融合互促,打造創新産業高地,這正與兩大母基金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廣州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相契合。
2022年6月,南沙發布了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政策體系。該政策體系從企業經營、市場拓展、技術創新、資本融通、人才培育、政府服務等方面推出30條極具競爭力的政策措施。
據初步測算,未來五年南沙將投入超過200億元,分層次、全周期地精準支持企業以及人才發展,為産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南沙創新型産業體系正加快形成,航運物流、高端製造、金融商務、科技創新、生命健康等五大主導産業蓬勃發展。目前南沙已發展成我國三大造船基地之一、汽車産業集群産值超2000億元、初步形成商業航天全産業鏈、率先實現寬禁帶半導體全産業鏈布局、聚集1000多家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企業……
在金融賦能創新型産業方面,南沙也早有探索並積累出不俗實力。作為全國首批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業務規模超160億美元,同時南沙還是全國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和華南最大的飛機船舶租賃集聚區。
目前南沙已經聚集了廣州期貨交易所、廣州數據交易所、廣州航運交易所等一批重大金融平台。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港澳保險服務中心、廣州數字資産交易所等正在籌備建設中。

兩大母基金成立現場,廣州南沙區政府與廣州産投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廣州産投集團還分別與聯通醫療、粵芯半導體、國新基金、深創投等11家實體企業、11家投資機構和11家産業園區代表簽訂合作協議。通過簽約,發揮投資機構的專業力量,聚合産業園區等資源要素,搭建起合作橋梁,實現資金與項目對接,資本與實業對接,科技與産業對接。
當天,2000億元母基金還同500億元前沿科技産業基金、300億元汽車産業發展基金、100億元上市公司定增基金、硬科技顛覆性技術基金等優質項目一起進行了公開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