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深圳2月18日電(記者 陳宇軒)日前,深圳在政府工作報告裏提出了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以上,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8%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新增就業18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
2023年,深圳將圍繞提信心、穩增長、防風險,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深圳市南山區大沙河畔的科技園(2020年9月27日,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毛思倩 攝
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我們要制勝産業發展新賽道,讓實體經濟根深葉茂、生機勃發。”深圳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建設全球領先的重要的先進製造業中心。對此,深圳將實施産業質量提升、産業平台提效、産業項目提速、市場信心提振、營商環境提升“五大行動”。
——瞄準高端前端頂端,實施産業質量提升行動。堅持製造業立市之本,突出製造業當家,全年完成工業投資超2000億元、增長20%以上。做大做強“20+8”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和未來産業,鞏固提升網絡與通信、智能終端、高端醫療器械等産業集群領先優勢,推動生物醫藥、工業母機、新材料等産業集群取得更大進展,搶抓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産業發展風口,積極培育合成生物等未來産業新增長點,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達1.4萬億元,積極發展金融、研發、設計等現代服務業。
——突出集聚集群集約,實施産業平台提效行動。高水平打造寶安燕羅、龍崗寶龍、龍華九龍山、坪山高新南、光明鳳凰、深汕智造城等20大先進製造業園區。高標準規劃建設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建設數字經濟核心區。積極推進工業軟體園、高端電子化學品園區等特色園區建設。加快推進“工業上樓”,新增2000萬平方米低成本、優質、定制化廠房空間。
——注重高質高效高新,實施産業項目提速行動。建成投産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二期等項目,推動中芯國際12英寸生産線達産滿産。新開工建設5個以上百億元級、10個以上三十億元級重大工業項目。
——全面加強招商引資、招才引智,聚焦穩企援企利企,實施市場信心提振行動。&&實施支持中小微企業紓困及高質量發展措施,新增小微企業首貸戶2萬戶以上,新增普惠小微貸款2000億元、製造業貸款1500億元、科技型企業貸款2000億元。
——對標最高最好最優,實施營商環境提升行動。推出營商環境6.0版改革措施,把一流營商環境打造成為深圳最閃亮的金字招牌。
投資消費“兩個萬億”夯實經濟發展根基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3年,深圳將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確保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1萬億元,力爭全市固定資産投資總額超過1萬億元。
——擴大高質量投資。全年固定資産投資規模力爭邁上1萬億元新&階。適度超前推進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極速先鋒城市建設”行動。加快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北站國際商務區、空港新城、海洋新城、大梧桐生態融合區、清水河總部新城、光明中心區、坪山燕子湖、鹽田海洋産業集聚區、壩光國際生物谷等重點片區規劃建設。
——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消費中心。建設羅湖全域、福田中心、後海-深圳灣、前海灣、大空港等世界級商圈,新增首店、旗艦店、新概念店1000家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0%。高水平舉辦粵港澳國際汽車博覽會、消費電子展、國際高性能醫療器械展、全球數字能源展會。高標準規劃建設大鵬環龍岐灣片區等重大項目。
——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物流中心。打造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3100萬標箱,機場旅客吞吐量4500萬人次以上,提升全球供應鏈資源配置和貿易服務能力。
——加快建設與經濟中心城市相匹配的金融中心。暢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血脈,打造創新資本形成中心、國際財富管理中心、金融科技中心、可持續金融中心,實現“20+8”産業“一集群、一基金”全覆蓋。

2022年12月8日,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新華社記者梁旭 攝
“四個城市”提升超大城市生活品質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圳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不斷提升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加快建設高品質打造宜居城市,高水平打造樞紐城市,高質量打造韌性城市,高標準打造智慧城市。
——環境更加優美。加快推進“山海連城綠美深圳”和“公園城市”建設,貫通“一脊一帶二十廊”,打造“鵬城萬里”多層次戶外步道體系,打造100條特色步道,新建改造公園30個、綠道330公里。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紮實開展“深圳藍”可持續行動,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力爭PM2.5年平均濃度降至15微克/立方米,深入開展碧水鞏固提質行動。
——交通更加便利。加快建設深圳機場三跑道和龍華樟坑徑直升機場。推進深江鐵路、深汕鐵路、深大城際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西麗高鐵、機場東、羅湖北等樞紐。建成開通地鐵8號線二期,推動軌道交通五期獲批並盡快開工建設。建成鹽港東立交等項目,推進深中通道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龍大高速市政化改造、羅沙路複合通道改造、107國道市政化改造先行段等項目。
——醫療、教育、住房更加優質。在醫療方面,2023年,深圳將建成第二兒童醫院,全年新增床位3200張,新增社康機構35家,構建“15分鐘社康圈”,完成1萬戶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新增20家社區長者服務站,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在住房方面,今年計劃供應居住用地3.3平方公里,新開工住房面積1300萬平方米,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資400億元以上,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力度,新開工建設60個項目,建設籌集16萬套(間),完成100個以上老舊小區改造;在教育方面,深圳今年還將新增基礎教育學位20萬個,新組建25個公辦中小學教育集團,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新建托幼一體化幼兒園50所,新增托位1.6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