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汽車産業已成為廣東省第8個超萬億的産業集群。作為我國汽車産業大省,廣東省近年來積極保障供應鏈穩定,暢通經濟動脈,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1月份閉幕的廣州國際車展期間舉行的廣州汽車産業大會上,34個汽車産業鏈重點項目簽約落地廣州,涵蓋研發、設計、材料,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等領域,總投資達332億元。廣東省汽車産業鏈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得到增強。
記者了解到,目前廣東省汽車産業已形成以廣州、深圳為龍頭,珠海、佛山、肇慶等地為重點區域布局,日係、歐美係和自主品牌多元化發展産業格局。其中,廣州是全國汽車産量“第一城”,2021年生産汽車近300萬輛,汽車産值、産量對全省的貢獻均超過一半以上。
但是,廣東汽車産業存在整車強而零部件産業鏈配套弱的短板。廣東汽車産業整零比為1:0.78,與汽車工業發達國家1:1.7的整零比還有較大提升空間。為保障廣東汽車産業鏈穩定,廣東採取了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措施。
2022年4月,受上海、江蘇等地疫情影響,廣州整車企業零部件供應受到衝擊。廣州市發揮聯調機制,採取“靠前”和“下沉”相結合的方式,組成專班“復工復産、保鏈穩鏈”。早期先後派出二批工作組赴蘇州、上海靠前調度,工作做在問題前,“自下而上”緊追供應商復工復産進度,推動企業第一時間向屬地街鎮提交復工申請資料;“自上而下”對接屬地工業和信息化部門,掌握復工復産最新要求,通知企業提前做好準備。幫助供應商企業解決倉庫轉移、庫存轉運、提高零部件産品配額等一批關鍵性問題。經過1個多月的努力,廣汽集團、東風日産等車企産能利用率基本得到恢復。
2022年5月,為應對疫情給廣東汽車産業鏈供應鏈帶來的影響和挑戰,廣東省商務廳舉辦了廣東省汽車産業鏈供應鏈招商會,採埃孚、三菱電機、日立安斯泰莫、SK、菲克、現代汽車、日産、豐田、本田、日本汽車工業協會等逾百家中外汽車産業鏈龍頭企業和機構,特別是近50家長三角汽車産業鏈企業匯聚“雲端”。31家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在招商會上表達了新設項目或增資擴産意向,投資總額超485億元。
據廣東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廣東將圍繞特色産業園區、公共平台和産業基金等方面打造産業三大支撐載體,建立安全可控的汽車關鍵零部件産業鏈配套體系,從政策上精準發力,解決汽車産業“整強零弱”發展不均衡的問題。根據規劃,到2025年,廣東省産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將進一步增強,汽車産量突破430萬輛,汽車及其零部件製造業營業收入分別超1.25萬億元和5900億元,“整零比”達到 1:0.9。(記者 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