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首個全自動集裝箱碼頭力爭年內交付
2022-06-07 09:16:30 來源: 南方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廣州南沙港四期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目前已進入常態化全流程測試運作。南方日報記者 石磊 攝

  走進廣東大基建

  炎炎夏日,廣州南沙港四期碼頭“空無一人”。高聳的岸橋下方,一輛輛應用北鬥導航係統的無人駕駛IGV車來回穿梭,依照大數據中心的調度指令精準行駛到岸橋下指定位置,載上岸橋吊具放下的集裝箱後,井然有序地返回堆場。

  這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目前已進入常態化全流程聯調測試階段,力爭年內交付驗收。

  這片無人碼頭上,凝聚了多項中國創新技術,實現了全球首次採用新一代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技術路線、全球首例應用北鬥導航係統和5G通信的自動化碼頭、全球首次大規模應用自動化單小車岸橋等多項“全球首次”。

  大港口串起大通道,大通道促進大迴圈。南沙四期碼頭建成運作後,南沙港區每年的集裝箱吞吐量預計超過2400萬標準箱,位居全球單一港區前列,進一步助力廣東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

  建成後南沙港年吞吐量將超2400萬標箱

  站在南沙四期碼頭試運作區域外遠眺,東南側是南沙一期工程,西南側有物流園區和鐵路轉机站,北側與糧食通用碼頭擴建工程隔海相望,位置優越、通道發達。

  南沙四期工程陸域面積約120公頃,建設2個10萬噸級和2個5萬噸級海輪泊位、12個多用途集裝箱駁船泊位、4個工作船泊位。目前,已完成4個海輪泊位、12個駁船泊位和4個工作船泊位水工結構建設,海輪碼頭1號、2號泊位均已通過交工驗收。

  “第一批自動化設備已經通電參與聯調,70臺IGV小車、35臺軌道吊、10臺岸橋都已經在聯調中,可以説‘廣州方案’的實現勝利在望了。”廣州港南沙四期工程技術部副經理李戎説,目前正在加緊測試和完善,力爭年內交付驗收。

  四期碼頭設計年通過能力490萬標準箱,建成後有利于提升南沙港區集裝箱泊位通過能力和靠泊能力,緩解入境船舶靠泊緊張的現象,縮短船舶在港總停時,降低貨物周轉運輸費用,保障腹地生産企業的持續發展需求。

  按照計劃,四期碼頭的內貿集裝箱班輪航線將連接全國沿海港口,內河集裝箱駁船支線將連接西江、東江、北江沿線港口的航線,外貿集裝箱班輪航線將通達東南亞、非洲等主要港口。

  南沙四期工程建成後,南沙港區每年的集裝箱吞吐量預計超過2400萬標準箱。屆時,南沙港區集裝箱能力布局將更加完善,整體能力提升促進規模運輸的優勢將凸現,成為泛珠三角經濟腹地全面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出海大通道。

  技術上實現多項“首次”

  碼頭上,IGV車載著集裝箱,以25—30公里的時速穿梭在堆場與碼頭泊位之間,高效且精準。這輛無人駕駛的小車凝聚了“全自動化”的奧秘。

  “我們首次將無人駕駛技術應用在IGV上,其中的關鍵是採用了北鬥導航係統。”李戎解釋,區別于現有自動化碼頭的磁釘導航方式,南沙四期碼頭的IGV採用了北鬥衛星導航、鐳射雷達SLAM、視覺SLAM和多感測器融合定位技術相結合的導航方式。同時,使用新一代人工智慧AI技術促使港內集卡升級為IGV,基于5G通信技術實現“無人運輸”。

  李戎説,用衛星導航取代磁釘導航,既能降低工程建設費用,也對碼頭擴展提供了很多方便。“利用IGV,我們可以將集裝箱運輸至每一個堆場箱區內,‘江海聯運’流程可以在自動化區域內完成,將為我國傳統集裝箱碼頭的自動化升級改造提供借鑒。”

  此外,南沙四期碼頭還採用鋰電池變頻驅動形式和定點自動充電,在能源消耗上可以節約大筆資金,還能實現零排放和無限續航,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港口”。

  包括上述技術在內,南沙四期碼頭集合了世界上多項先進技術和功能,實現全球首次採用新一代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技術路線、全球首例應用北鬥導航係統和5G通信的自動化碼頭、全球首次大規模應用自動化單小車岸橋。其中,碼頭採用了“單小車自動化岸橋、無人駕駛水準運輸智能導引車(簡稱IGV)、堆場水準布置側面裝卸、港區全自動化”的技術路線。

  不僅如此,南沙四期工程還創下多項“國內首次”的紀錄,比如國內首例堆場整體水準布局、國內首例鋼管組合板樁、國內首例“海綿”港口、國內首例綜合管溝應用、國內首例集裝箱港內外交互智能化作業、國內首例輕質土應用于港口等。

  記者 陳曉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慶招

010070260010000000000000011111661128718891